秦王破阵武,展示的是大唐非凡的鼎盛,演绎着天朝大国的非凡气势。
大唐自建国以来,便不乏战事,除却渭水之盟这种奇耻大辱之外,大唐几乎没有败绩,毕竟天可汗的威名是靠刀枪打杀出来的。
每当经历大战,大唐的将士们得胜还朝,慷慨仁慈的皇帝陛下,便会令长安城阖城欢庆。
并且命九寺之一的太常寺在长安的繁华之地,搭建一处高台,派出专门的队伍,或者充满阳刚威武之气的将士,亦或是舞姬为军将表演节目。
这也算是一种犒赏了,而秦王破阵舞则是常见曲目。
对于这种情况,其实大家多少也有些见怪不怪了。
但是像是今日这般,令秦叔宝带队,为一个年轻的臣子,专门表演,可真的是开国以来的头一次。
这种事情,不论是对谁来说,都是无上的荣耀,可以吹一辈子的那种。
高台上的秦王破阵舞依然在继续,二十余名将士手持剑盾,在秦叔宝的带领下,舞的风生水起。
因为没有派舞姬,而是派出了正统的将士,所以动作不仅流畅,且充斥着阳刚之美。
当然,这种独属于大唐的美,此时此刻,便是如一朵盛放的花朵,只为罗云生绽放。
这种盛世,自然围观之人极多。
不过大家都知道,这种荣誉是属于罗云生的,所以他们都自觉的距离罗云生两三丈的距离,将最好的观赏位置留给他。
秦叔宝一把年纪了,还卖力的为他的后辈表演者。
当然,在罗云生看来,这不仅仅是表演那么简单,更是大唐武勋一种精神上的传承。
或许有朝一日,自己也身穿战甲,为荣归故里的儿郎们表演,让他们继承者自己的意志,去击碎一个个敢于冒犯大唐天威的敌人。
人群中的目光,不仅仅留在破阵舞的将士身上,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在了那个面庞平静如水的少年郎身上。
这等青年才俊,谁不爱。
甚至有不少豪门大户涌上街头,一睹罗云生的容颜,想着是不是可以将眼前这个俊逸,并未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少年郎抢回去,做自家女婿。
没过多久,围观的人群里不可抑止地传出了窃窃的议论声,他们在议论那个平静的少年。
大唐这些年屡战屡胜,对外征战基本都是大胜而归,甚至连付出的牺牲都不算太大,长安的百姓们早已对一桩又一桩的大胜感到麻木了。
每次红翎捷报飞马入长安,引来的只不过是百姓们一阵啧啧赞叹,然后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转过身,继续过自己的日子。
大胜回朝的将军他们也见得多了,秦王破阵舞也见了不少,这些都已形成了惯有的仪式,百姓见多了也就不足为奇。
毕竟巨唐锤爆几个边陲小国,确实没啥值得称道的。
可是,今日的种种却勾了长安百姓们的好奇心,因为他们从来未见过只为一人而舞的仪式。
长安已经为了这个少年沸腾过了。
但是他们依然不清楚,这个少年郎,到底立下了多大的功勋,才值得大唐圣人为他专门派出队伍,只为他一人表演破阵舞。
议论声此起彼伏。
罗云生这个名字,之前便在长安相当出名了。
毕竟是他创造性的生产出了蜂窝煤,羽绒服,棉被解决了无数人的寒冷问题。
此后更是配合陛下,在长安大斗世家,不知道给长安百姓带来了多少便利。
山崩地裂般的齐喝声惊醒了沉思中的罗云生,转身回头。
见身前一片黑压压的人群躬身行礼,久久不起身,罗云生笑了,整了整自己的衣冠,很正式地朝百姓们回了一礼。
玉儿立身于人群之中,见到自己的男人被百姓们如此的尊敬推崇,眼睛之中闪烁着无数的小星星,小脸变得通红,藏在袖子之中的拳头攥的发紧。
浑身不自主地微微轻颤,心跳徒然加快,望向那块空地中间的罗云生时。目光竟从未有过的迷醉,自豪。
程处默、李君羡等人也站在人群之中,羡慕的看着罗云生,直到一曲完毕,众人退下,二人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相视一笑。
程处默看向罗云生的方向,一脸羡慕的说道:“何其壮哉!有生之年,我必追随恩师的脚步……”
接下来的话,他没有继续说下去,目光中却露出坚毅之色。
李君羡似乎明白他要说什么,点了点头,缓缓道:“不错,有生之年……”
二人的话都没说完,但彼此都明白对方想说什么。
沙场建功业,回师朝天阙,大丈夫当如罗云生!
当然,李君羡也羡慕程处默、程处亮兄弟,因为相对而言,他们还比较年轻,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比自己多太多了。
而相对之下,自己已经老了,自己更多的可能只是呆在深宫之中,做圣人的宿卫罢了。
歌舞毕,罗云生仍站在高台下一动不动。
宣旨的内侍上前,恭敬的对罗云生说道:“观风使请继续沿着隆恩前行,一路之上自有皇恩浩荡,以彰显我大唐天威。”
罗云生谢过宦官,迈步继续往太极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