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朝臣质疑(1 / 2)

盛唐 渤海郡公 1152 字 2022-07-06

第80章朝臣质疑

老田发现老夫人说的非常有道理的样子,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戎马一生,觉得在朝堂之上纵横捭阖是幸福。

只不过在老田看来,这几个世家子弟有些悲催,惹谁不好,非要惹自己家郎君。

我们家郎君和老夫人那可是横起来,连圣人面子都不给的存在呀。

程处默四人已经连续半个月过着每天杀鸡、背粮食、处理尸体、现场观摩军医处理伤口、回家挨揍的日子,现在几乎看到血淋淋的场面已经完全麻木。

尤其是杜志静似乎对鲜血有特殊的偏好,明明恩师说每日杀一百只鸡就够了,这厮非得杀二百只,三百只,惹得养鸡场的女管事都不满意了。

可罗云生依然没有真心实意交他们军法的意思,只是一如既往的蹂躏他们。

他们只能痛苦的去面对,去融入,最后甚至有点喜欢上了现在的日子。

尤其是跟军医在一起的时候,这个时代,似乎没有一个人比军医更了解人的身体,哪里属于一击毙命,哪里还有抢救的余地,久而久之这四个家伙变得了如指掌。

甚至他们还能参与到手术当中去。

最为得意的是程处默和程处亮兄弟俩,因为他们感觉真的有一天,若是腿被父亲打折了,他们自己凑合凑合没准儿真能接上。

倒是消息传的很快,长安的将门子弟无不嘲笑程处默几人,说他们没出息到家了,任凭一个小小的男爵每日折磨他们。

转眼又是半月,天气越发的寒冷,离年关越发的近了。

一个清早,李世民便在甘露殿召见臣子,年末大比虽然比不上科举,却也是勋贵、将门、寒门选拔军事人才的途径,对于励志成为圣君的李世民而言,自然非常看重。

当然他心里也颇为期待,希望可以选拔出更多优秀的军事人才。

当初追随他的武将,已经逐渐凋零。

正因为对今年的年末大比尤为重视,所以李世民让李勣去处理此事。

李勣这个人,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投奔唐朝,是李世民手底下仅次于李靖的武将,随着李靖逐渐处于半隐退状态,军中论身份和地位,首推的就是李勣。

同时大唐的兵部尚书,大多数时间由李勣担任,可见李世民对于李勣的信任。

不仅仅是如此,李勣在军中的声望也非常好,素来为将领们信服,在李世民看来,由他来主持年末大比,虽然不如科举那般隆重,但是也能表现出朝廷选拔人才的态度。

今日便是大比的日子,宰相们早就准备好了。

不等李靖等人行礼,李世民就微微一笑,赐坐后说道:“大家不必多礼,今日大比,虽然比不上科举,但也算是国家的抡才大典。

朕希望今年可以涌现出更多的军事人才,让我大唐军方后继有人,也可以震慑边关宵小,宏我大唐国威。”

李靖捋着颌下的美髯,显得颇为感慨,“圣人说的是,自从国家日趋安定以来,众人都攀比读书,却不知文武并重才是强国之道。

没有武人镇守边关,消灭蛮夷,便是读再多的书,政治再清明,国家也难免陷入动荡之中。”

李世民饮了口茶水,淡淡一笑,他其实很理解李靖等人的心态,国家科举取士,每年都选拔大量的人才,而军中却不得不每年将大量的军事人才改为为官,让军方的大佬们颇为担忧,认为大唐会有朝一日,武将地位不保,甚至沦为文臣的阶下囚。

可就在这时,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圣人,臣昨日从御史那边儿了解到了一个情况,非常焦虑,觉得有必要和您说一下。”

李世民闻声望去,是自己的大舅哥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这个人,深得李世民信任,虽然处事阴柔了些,但是不论是计策,还是行事上都颇为李世民认可。

尤其是,此人处事非常公正,绝对不会因为私人仇隙而攻击对方。

李世民笑着说道:“辅机,这可不是你的风格,你说说,军方选拔人才,有什么值得你焦虑的。”

长孙无忌道:“御史通过多方走访,了解到泾阳县男,受圣命教导尉迟将军和杜侍郎之子,非常不上心,甚至将其当做奴仆牛马来使用。

陛下,不论是尉迟将军,还是杜侍郎,都是为国家操劳之人,圣上将他们的孩子交给一个如此放浪形骸,不知体统的孩子,时间久了怕是会让臣子们寒心啊。

臣恳请陛下,另择名师培养这两个孩子,切莫让泾阳县男耽误了他们的前程。”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这事儿他记得。

他将尉迟宝林和杜志静送到罗家庄本身就是给罗云生出气的。

现在想想也有一段时间了。

说实话,李世民本来还存了让罗云生交好尉迟敬德和杜正伦的意思,这样久而久之经营下人脉,在朝堂上有了影响力,也可以逐渐走入军方。

谁曾想到这家伙一点不靠谱,全心全意将心思放在了欺负人身上了。

不过。

年轻人睚眦必报乃是天性,若是因此斥责罗云生会不会有些过分了。

毕竟之前自己亏待人家了,而且旨意也是自己下的,现在给这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