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火锅
最近几年的年景不算好, 很多地方都闹起了饥荒,东山省这边还好,田地里的粮食够吃, 但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拿出不少粮食去支援灾区, 粮价稍微上涨了一些。
对于老百姓来说, 他们吃的粮食都是自己种的, 生产队上分的, 粮价涨不涨同他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可粮价上涨对于城里那些吃供应量的人就不友好了。
粮价涨了, 工资没涨, 那只有两个办法, 要么勒紧裤腰带少吃点,要么口袋里的钱少存点。有人选择前者,紧巴巴地过日子,有人选择后者, 除了兜里的钱少些外, 日子倒也算不上难过。
外界都感觉这几年不好过, 唯独临海县的人没这个感觉。
得益于地理位置与气候优势, 他们地里的庄家虽然减产一些,但影响并不大, 很多干农活的小伙子都被招工进了厂子里, 成为了工人,赚得薪资比种地多多了, 他们只感觉日子比之前好了许多, 压根没感觉到外面大环境的压抑。
腊月二十五一过, 县保健站就关门了, 叶知秋领着三个小的去百货大楼置办了整整一天,将年货都备足,还自己买了红纸写了窗对联贴上。
三个孩子这一年都窜了不少个子,叶知秋给三个都做了身新衣裳,林国栋成天在县委工作,也需要衣裳给撑场面,自然也得做。
三个孩子的衣服稍微做的宽松一些,林国栋的身材基本上不会变了,叶知秋就给做了款修身的。虽然林国栋最近一年多有些发福,但身材底子放在那儿,穿衣服都能架起来。
至于自己……叶知秋是那种全心全意奉献自己的人?她考虑到自己春装和冬装都没有,给自己做了两套。
这两年陆陆续续做了不少衣裳,三个孩子的四季衣裳都有几套换洗的,林国栋也不算缺,唯独她,因为看不上这蓝灰色调,平时上班又都套这个白大褂,所以没怎么做衣裳。
趁着这个过年,叶知秋把亏欠自个儿的东西都给补上了。
-------------------------------------
守了一整晚的岁,叶知秋估摸着南方那边已经有黑白电视机了,打算买一台回来用,可是又想到这会儿缺的不是电视机,而是与电视机配套的节目,也就变得兴致缺缺。
在她看来,电视机还不如洗衣机来得实用。
三个孩子围坐在桌子旁打牌,叶知秋与林国栋凑热闹玩了几把,见三个孩子都困了,把孩子打发回屋睡觉,夫妻俩也就回房间说夜话去了。
叶知秋想同林国栋说一说年后去京城给县人民医院招兵买马的事儿,哪能想到林国栋控制不住自己的下-半-身了,夫妻俩打了个跨年炮,累得双双瘫在床上才有力气说正事。
“年后我再去一趟京城。”叶知秋把手臂枕在脑后,道。
林国栋扭头看她,“去京城干什么?”
“给县医院招点儿人过来。”叶知秋的语气有些闷,一来是高强度运动过后真的累了,二来则是她想到那些高级知识分子马上就要明珠暗投,遭受一场长达十年时间的动荡,有些惜才。
林国栋不知道叶知秋想的是这些,他还笑话叶知秋,“县医院都没建好呢,你就想着招人了?等医院建好再招人也不迟。”
“我提前去吧,从毕业生中选一批,就借着咱们县人民医院的名义。县城这边抓点紧,多找点工人干活儿,争取能在前半年完工。等那些学生过来之后,直接就能安顿到医院中去。”
林国栋还以为使自己听错了,“前半年完工?村里盖个平房都没这么快。”
“怎么就不行了?我看报纸上说,半年都能修起一道大水坝来!盖几栋楼就不成了?你们可千万别懒政,紧锣密鼓地把地批了,找来建筑工队就开始干,建完医院就能再去建别的,你不是还打算建其它的厂子?同他们签个大合同。”
“对了,你之前不是同孟首长说要生产暖水瓶?是不是该把暖水瓶厂的建设也给提上日程了?我这次进京去,顺带着去首都理工大学给你问问,看那边有没有会这个的技术人才,争取挖一些过来,到咱们县的厂里当技术员。”
“暖水瓶既然要做,那就不能按照常规的暖水瓶做,咱得做最好的。还有光明奶站,乳制品的生意既然想做,肯定得找专门的技术人才来指导,大学就是个宝藏,我这次去京城就是负责挖人的。”
“你们可以多建一些职工家属楼,我把人挖回来后,咱不一定能够立马造出厂子来让人家上班,但找个活儿给他们做肯定是没问题的。那些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总归得让人家住好吃好。”
准确来说,叶知秋是打算去京城‘救人’的。
叶知秋心里始终觉得,那些人才不应该遭受那趟浩劫。她的力量绵薄,无法阻止浩劫的发生,那索性就当一次耗子,从浩劫中抢救一批人才。
叶知秋处处都是替他考虑,林国栋哪里还能说个‘不’字?尽管他心里不大希望叶知秋再出去,可他也知道,拦不住的。
叶知秋就是一匹脱缰的野驴,凭他哪里能束缚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