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第 221 章(1 / 3)

齐军撤了, 出去骚扰姜祁的骑兵也回来了,沐瑾下令清理战场。

这场仗没打太久,双方互有死伤。

沐瑾这边仍然是轻伤的多,重伤和死亡人数都较少, 姜祁那边折损了大概有七八万人, 真正折在两军正面交锋时的大概只有三四万人, 另外还有几万人是在齐军撤退途中,留在战场上没能撤走, 以及撤离途中被追上宰了的。

俘虏依然不多。

齐军发现逃不了,全都拼命反抗,没有投降的,逮到的俘虏都是受伤没反抗能力或者被当场按下的。

沐瑾把赖瑶找来, 问:“那些俘掳死战不降是什么情况?”

赖瑶道:“死战不降, 战死后, 家里人会有奖赏抚恤。若是怯战不攻、当逃兵、降兵, 全家获罪, 若是投敌, 诛族。”

沐瑾对此无话可说。

赖瑶提到姜祁觉极为棘手, “姜祁大军至少还有五十万人, 尚有可战之力,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可如今石油、燃油都已经耗尽,仅凭山上的投石机和靠大军死守城墙,恐难抵御。如今姜祁已对骑兵有了防范, 我们想再以骑兵突袭骚扰, 有被围堵之险。”

在平原和长岭关之间, 还有长岭山十几里官道, 想要派骑兵出去, 就必须把步兵也派出去,守住长岭山入口,以保障骑兵能够撤回来。

如今京城平原之地尽在姜祁手里,他手里的兵又多,如果像之前打柴绪那样派骑兵出去骚扰袭击,姜祁只需要派兵堵住回长岭山的三道口子,就能来个瓮中捉鳖。

骑兵孤军深入,带的食物有限,回不来,又无法在外面获取所需,饿都能饿死在外面。

这险绝不能冒。

沐瑾很想得开,“打仗,哪能一直靠取巧,我们先耗进去他二三十万兵,连挫对方士气已经占了很大便宜,接下来就死守呗。有险关之利,还是可以想办法守一守的。”他取出桌子上的一份折子递给赖瑶。

赖瑶接过折子,展开,见是兵部快马奏报,中军大营以及从周围各郡县调派的郡兵、县兵都已经在路上了。中军大营大概要到八月底才到,周边几郡的郡兵、县兵这个月底就能到。有支援,撑得就没那么难,赖瑶长松口气,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

沐瑾道:“七月中旬,昭武堂的学子该毕业了。”

他们在昭武堂学的就是带兵打仗的本事,出来就是佰长级的军官。这些系统学出来的,跟在军中补课出来的,基础底子都不一样,再上战场上历练一番,总能蹦出些出众的将才。

赖瑶摩拳擦掌,对沐瑾说:“一定守稳长岭关。”她的话音一转,又问:“那山里?”

沐瑾道:“姜祁的目标明确,又敢死磕,我们的花样多,他摸不清楚长岭山的情况,又有柴绪的前车之鉴,应该不会分兵打山岭战了。为防万一,我们留些哨岗逮探子和盯紧对方的军队动向就行了。”

赖瑶道:“行。那我把卫侯也撤过来。”

……

姜祁很清楚,新增加的三万骑兵,意味着沐瑾在草原腾出手来了,但骑兵的速度快过步兵。

草原的军队至少还得再等一两个月才能抵达长岭关,如果柴绪消息灵通,攻一波临江郡,还能再拖一拖沐瑾这里的增援速度。

他连番进攻,虽然没给沐瑾造成多大伤亡,但投石、黑油的消耗会非常大,没有火攻相助,再想给他造成之前那样的惨烈损失几乎不可能。

姜祁当机立断,决定趁着沐瑾的援军和补给到达之前,抢夺下长岭关。

他让大军休息了两天,将伤亡较重的队伍重新整编好,便再次率领大军朝着长岭关发动进攻。

这一次五十万大军的粮草、帐篷全部拉到长岭山脚下,大军分成两批,轮番休息进攻。

为了避免架在山上的投石机给大军造成惨烈的伤亡,兵卒间的距离拉得稍远一些,等到了长岭关口处再集合,发起猛攻。

他另外还调出了几万兵卒,在官道就地挖沟取土挖壕沟垒沙袋墙。有这些沙袋墙和壕沟在,对落石能起到很好的抵御作用,还能拦截骑兵。

齐仲派探子盯紧齐国的动静,见到他们挖壕沟垒沙袋墙,第一时间报到沐瑾那里。

沐瑾只能让他们坚守长岭关,硬扛姜祁进攻。

城墙上的地方有限,放不下十几万大军,只能是能放多少放多少,主要以弓箭手、刀兵为主。

沐瑾觉得弓箭的威力不够大,射程不够远,几乎没有安排专程的弓箭兵,都是军队训练时有弓箭射击项目,人人都会射,也都有练。必要时,调一批人和弓箭,直接安排上就是。

弓箭的数量有限,只安排了五千弓箭兵,其余的都是刀兵。

长刀用铁多、制造成本高,但是它杀敌的威力比长戟、□□要厉害得多。沐瑾养军那么大的薪俸开销都出了,也不差这点精铁钢材的钱,早就逐渐把枪戟给淘汰了,都换成了长刀。

城楼上交给弓箭手和刀兵防守,城门口、城楼后方还排列有军队。如果城墙、城楼失守,就得靠后面的军队把对方打回去,重新夺下城门和城墙。

再就是,打仗费力气,总不能一群人顶在第一线,总得有个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