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瑾放在长岭山的共有十万大军, 分别为中军都尉麾下五万大军,赖瑶所掌的长岭关守军五万。中军大营分出一万骑兵、长岭关分出两万骑兵,交给屠娇娘掌管, 另外还剩下七万步兵。
赖瑶得知柴绪已经率军直奔长岭关,而南边诸郡的大军也快要到了,当即派人去把中军都尉戚荣和麾下将领们都召来,议事。
赖瑶是主将,居于主位,其职位、地位都要高于戚荣, 就算是中军大营也得全听她的调动。
她将形势告诉前来的众人,下令:“步兵将军楚尚率军两万镇守长岭关,中军都尉戚荣率军一万, 镇守通往长岭关的山道。”
楚尚和戚荣互看一眼, 齐齐抱拳领命。他们深知,柴绪攻夺长岭关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的是在京江口跟南下的大军合兵之后,猛攻平野关。可万一柴绪再攻长岭关,他们只有三万人防守,压力还是较大的。如此,也只能如之前那般, 山上、城关相互配合作战了。
赖瑶的视线落在长岭山守军大营的女兵营将身上:“长岭山守军大营营将朱三娘率兵五千,死守平野关,配合军情部严查入关之人, 谨防混入细作。”
朱三娘起身抱拳领命:“是!”
赖瑶的视线在其余众将领身上扫过,道:“余下众将随我攻夺京江县, 占下京江口, 在东边诸郡迁民结束前, 绝不能让其上岸。”
他们拢共只有三万五千人,即便加上主将麾下的卫队,也不到四万人。
自从去年占下平野县以来,南边的粮草就没运到过京城,就算是派出三五万兵押送粮草,遇到骑兵突袭,也只有被劫的份。押送粮草路线远,粮食又重,队伍拉得老长,无法结成有效阵形,对骑兵根本起不到防御作用。去年南边送往京城的粮食,全便宜了他们。
这次对方大举兴兵,可不止是为了护送粮食,还得把路打通,将他们铲了。那数量,绝对比当初攻长临江郡还要多,而他们现在的人数,却比临江郡大营要少。
可遇有战事,大将军尚且能战死全军覆没都不退,他们又岂能生惧。众人当即起身,抱拳大声应道:“喏!”
赖瑶瞧见他们那副慷慨赴死的模样,又道:“卫国公麾下有六万五千人,其中有三万中从东安关撤回来的。另外的三万多人,全都是郡兵出身,其中五千是守清郡的兵。”
那就是十万军队,还都是能死战之人。众人瞬间精神大振!
赖瑶接着说:“算路程,卫世子想必已经见过大将军,在回程的路上了。”
弦外之音大家都听懂了。形势险峻,大将军那边必然会有动作,说不定他会亲自过来,即便不过来也会调兵、调物资支援的。
赖瑶让各营回去立即调派兵马,带上攻城器械,直奔京江口。
兵贵神速,抢的就是先机。
……
卫国公在收到消息后的第一件事,一边派人给赖瑶送信过去,一边直奔京江县。
他们是要从京江县后面的平野县入长郡,但想要护住迁移的百姓不受战火荼毒,战场必须摆在远离他们的地方。京江县,是阻截南边大军的最好选择。赖瑶,绝不会只看着南路大军登夺岸跟他们打,一定会尽快赶奔京江县。能正面硬抗博英郡侯的人,岂是柴绪那等怂货能比的。
卫国公的粮食不宽裕,如今又着急赶路,大军只带了帐篷和路上的吃食,便一路急赶往前赶。
至于粮食,当然是去赖瑶这个大户了。她靠着屠娇娘的骑兵掳掠,仅仅是粮食都不知道从英国公那里掳了多少去,布帛、盐等更是不计其数。英国公府想断西边盐道,却先叫赖瑶他们断了他的盐道。
现在卫国公跟英国公成了对头,再瞧见长岭山卡住平野县通道,心头只觉痛快!
军队赶路,可比百姓们牵着孩子背着重物拉着车要快得多,百姓能走一个月的路,他们不到七天就赶到了。
他们抵达京江县城的时候,赖瑶已经率领大军在攻城了,离得老远就听到轰隆隆的投石机落下的巨响,城外摆开黑压压的军阵。
方稷早就收到消息,已经调备齐物资等着卫国公。
卫国公虽不苛责底下的兵卒,奈何打了这么多年的只见出不见入的苦仗,又不像沐瑾守着草原那么大的养殖产肉的地儿,底下的兵大多都只能勉强混个温饱,肉食都不多。
方稷把拉来的食物交给卫国公,又把赖瑶写的亲笔书信交给他。
赖瑶让卫国公的兵稍作休整,吃饱饭便立即赶奔京江口,修筑防御工事。她拿下京江县后,便会立即去跟他会合。知他带的粮食不多,不必担忧,后勤补给,自有方稷料理。
卫国公望向那些拉满粮车的粮车,因为不清楚拉的是些什么粮,便不好估数,刚想问就见方稷掏出一份单子给他。
他展开,便见上面是一份物资清单,其中三分之一是牛羊肉,三分之一是稻米,三分之一是豆、黍等。京城的禁军、南北卫营大军的伙食都没这么好!除了粮食以外,还有煤炭、木炭等物资。
方稷说:“劳烦派人去跟我核实数目,再签名。”
卫国公当即把自家小儿子叫到跟前,让他去清点数目,等签收后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