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造反有理(1 / 3)

斩蟒传 青铜老妖 2413 字 2022-06-22

神州有史四千年来,只有莽朝这一代,反贼变成了光明正大的事业,得到天下三教九流的一致认可和支持。

天下苦莽久已!

全民皆兵的戎狄五十多年前马踏南京,少皇帝和宰相投江自尽,十万文臣义士殉国。

文朝结束,莽朝新立。

这群来自北方的蛮人统治天下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掠夺,掠夺,还是掠夺!

千万唐人贬为农奴,满足了他们的征服欲望,唐人除了供给他们固定的田赋外,没有别的用处。

第一任皇帝合铁即曾规定,杀戎狄的偿命,杀色目人的罚黄金四两,而杀死一个唐人,只要上缴县府一头毛驴的价钱就可以了。

战国时代,就有圣人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有血仇不能报,有怨气不能泄,

如此残暴异族,谁人愿为奴?

五十年下来,想要把戎狄拉下马的唐人数不胜数。

在江南万里大江龙腹山里,就有这么一群以造反为己任的山贼。

他们等了三十年。

“大伯,我们回来了!”

在一片松针树林中,绿荫之中露出几间黄泥土砖垒成的黑瓦房。

林木的绿色、泥土墙的黄色、瓦片的黑色,交辉相应,在这座山尖中犹如世外隐士居住场所。

两名男子正在三间瓦房中间的小院子里练刀,小院坐北朝南,三件泥瓦房呈东、北、西分布,房门对着院子敞开。

其中北面最大的正屋靠山坡而建,宽仅三丈,高三丈。

却长达十丈,面朝南面,地基要比院子东西两侧的小房高出一丈。

屋檐下地面用各类石块拼凑起来,每一块石头尽可能选用平整面。

只是这些石头就像如今天下,菱角分明,处处不太平。

杂草在石板中间的缝隙里顽强生长着,最中间的一些石头布满了裂痕,像是被人踩碎。

水滴石穿,就算是最坚硬的石头,也禁不住无数人长时间的践踏,最后只能被人粉碎。

院子里除了一棵超过三十年的梧桐树郁郁葱葱如华盖,屹立在院子南边外,没有其他杂物,就只有两排兵器木架放在东西两侧。

听到院子外的人没到、声先至的十足中气声。

年纪大的中年男子神色平淡,丝毫不受影响,双手握着一把长刀,轻轻一点,正挑中青年准备撩起的横刀刀刃上。

两人用的都是硬木刀。

中年男子的木刀样式偏向一丈一寸长的环首刀,刀身笔直,宽两寸,与他腰间的环首刀样式几乎一致。

环首刀是一千八百年前唐朝军中专用佩刀,单面开刃、厚脊,利于砍杀。

厚实的刀背将轻易承受住猛烈挥砍的应力,是唐军对付北方戎狄骑兵的制胜法宝。

而青年腰间的横刀是唐朝之后在环首刀基础上不断改进,尤其是炒钢法成熟后,并在武朝时大成。

横刀只有两尺两寸,刀身直狭一寸,小镡长柄,更为轻便灵活,便于近身肉搏,可以将青年灵活的步伐、体形发挥出来。

兵器,是武者肢体的延伸。

在修为进入超凡入圣的大宗师以前,兵器给武者的战斗力加持效果是不一样的。

就比如眼前两人,青年身法灵敏,真气不足,适用于横刀。

而成年武夫明显喜欢直来直去,以势压人,所以刀身更长的环首刀。

别看两者区别很小,在比斗厮杀上,兵器带来的武力提高一寸,往往意味着生死之差。

就像现在明明只是轻击,青年拿刀的双手却差点握不住木刀,被成年人的反击得往后方甩去。

但他性格坚韧,手腕剧痛下仍然牢牢握着刀,直接顺势后退三步。

同时也是拉开距离,避免族长下一步的趁势追击。

“维昌,到此为止吧,回去多练练。”

姜鸿飞将这种材质非常坚韧的木刀放回院子内的兵器架上,上面全是各类的木质武器。

但几件木刀刃都是裂痕遍布,也许过补了多久就要沦为灶火柴薪。

“是,族长。”

姜维昌忍着手腕出的疼痛,对着姜鸿飞一板一眼地躬身行礼后,将已经彻底裂开的木刀放回架子上。

一个十来岁的小丫头坐在院子北面正屋的门口凳子上。

看到两人结束了比斗,赶紧起身去厨房,准备给两人倒茶水。

也就在这会儿,两个相貌酷似的青年先后从山道跑进院子,身上还背了一件圆鼓鼓的布袋。

后面还跟着一个续了长须的背剑男子,从山路向上不紧不慢地行走,逐渐露出全身。

比起几个人的麻衣上的各类布丁,三件布袋子反倒完好得很。

在他们后面还有一位少年背着一位全身被黑布包裹的伤者。

之所以说是伤者,主要因为这位一头秀发的女子脸上浮肿不说,还有惨绝人寰的刀伤。

就好像被人用刀子划出了几十道伤痕,却故意划破皮肉,没有伤及骨头。

手段只狠毒,让人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