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修听说自己跟着的是周太医,激动得眼睛亮了一下,太医署里的人都知道,周太医医术算是最好的那一拨,可与萧太医刘太医比肩。
满宝带着刘三娘和石修出门,在写有自己名字的桌子前坐下,她打开自己的药箱,拿出脉枕,和俩人道:“让病人上前吧。”
这就开始了。
既然是培养学生们的义诊,满宝便着重培养他们,只是也并不是就把病人完全交给他们。
等病人上前,满宝先看过一遍,一边看一边教俩人,“望闻问切你们都是学过的,只是学过在看病的时候却未必都能记住。”
这话不仅是和俩人说,也是和站在他们身后的几个观摩学习的学生说,她摸过脉后就问他们,“来,你们两个来问问题吧。”
刘三娘早有坐堂经验,见石修紧张便先开口问了,病人还是第一次看病碰见大夫当场教学的,也不敢催,磕磕绊绊的回答了。
刘三娘问了一个问题就让给石修,石修紧张的问了一个她又接上,俩人问了三四个问题后就没有了。
满宝点了点头,补充了一个问题后便让俩人摸脉,然后让他们写脉案开药方。
在他们写脉案开药方时,满宝也写好了脉案和药方,并且交代了病人一些注意事项,然后将药方交给他,指了身后的太医署道:“去里面抓药。”
身后的学生立即引了病人进去,拿过他的药方开了一眼,然后一脸兴奋的跟他进去,将药方交给里面帮忙的同学抓药。
太医署的学生抓好了药,各药铺派到这里的大夫便算了一下钱,然后就可以结账离开了。
说了药材会便宜就果然便宜,这个病人显然也不是第一次治这个病,发现这次抓药一副比以前少了十一文钱,他就高高兴兴的抓了六副离开。
满宝一边看病一边叮嘱石修,“看病要细致,脉案也要记仔细了,最好过后你只要看脉案就能在脑海中回想起你看的这个病人。”
她道:“你的脉案和药方都要收好,等傍晚看完了病人我要一起收上来批阅的。”
她就是这么教郑辜他们的,毕竟病人多的时候,她不可能现场批阅指点。
石修都明白,认真的记下,他们身后来观摩的学生也认真的记下。
周立如手上拿着一个小本本就站在小姑的身后,她就记望闻问三项,小本本上还列了数字,代表着是第几个病人。
小姑说过,人的记性再好也没有现场用笔记录下来的详尽。
因为差役们一开始就知道那张桌子是哪位太医的,因此在组织人排队的,凡是有女病人的都尽量安排到周满的这一排。
见有的人嫌弃这边排得太长他们还劝道:“这是周太医的桌子,是太医院里唯一的女太医。”
有停下不嫌弃长继续排的,自然也有换到别人的队列中的,其中以萧太医和刘太医的队列最受欢迎。
俩人看到时心里还颇为复杂,既有点儿欣慰,又有点儿累。
也有许多人是专门冲着周满来的。
她以前在济世堂坐堂还好,很多人都还能找到她,但自她进入太医院后,普通老百姓就很难再找到她看病了。
更有外地的人听到消息后特地赶来京城,所以满宝面前的女病人特别多,通常都是看过一个男病人就碰到三个女病人,然后才又能碰到一个男病人。
石修一开始还有些兴奋,后面就隐隐有些尴尬了。
满宝见到,趁着换病人的功夫压低声音和他道:“妇人的疾病也很重要,天下女子占半,多少大夫穷尽一生也不过学到皮毛而已,就是我,现在也只是粗通一二而已,你好好学。”
石修一凛,立即恭敬的应下。
只是有些病他实在不好开口问病情,就是病人,面对他时也会更加的不自在。
但这是人之常情,满宝并不强求。
快到午时的时候,两个男子抬着一个木板上来,满宝看见,不由愣了一下,然后起身下去看。
汉子有些拘谨的道:“周……周太医,您给我媳妇看看……”
满宝蹲下去看,见她脸上一点儿血色也没有,就伸手摸了一下她的脸,只觉冰冷。
就是刘三娘都吓了一跳,“这还活着吗?”
汉子怕他们不看,立即点头道:“活着的,活着的,孩子他娘,孩子他娘你醒醒。”
妇人没动静。
汉子有些紧张,大冷的天里竟然冒汗,就想伸手推她,满宝已经伸手进去摸到了她的手,然后搭上脉……
汉子见她眉头皱了一下闭上眼睛,他便不敢伸手推了,紧张的看着她。
满宝蹲下时才闻到淡淡的血腥气,再一摸脉她就心中有数了。
这样重的病症……
满宝皱了皱眉,看向男子,“她生产多久了?”
“有三个月了,那个,一直出血,吃了好多的药,连人参都吃了。”
虽然是参须,但也几乎掏空了家底。
满宝皱眉想了想,这根本不是一两副方子可以治好的。
“你们住在哪里?”想着过后她休沐可以再去看看。
汉子有些尴尬,踌躇了一下才小声道:“我,我们不是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