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杨在家中养了几日伤,莫名其妙地就收到家里要给他转学的通知,他当然是一百个不情愿,不说陌生的环境,他能不能赶上大城市的课程进度,单是想想家里花出来的束脩。
他就不能白白糟蹋了,非说自己在学校一切都好,典型的报喜不报忧。
对于这一点,沈小棠也留了一招,当爷奶同沈杨说,那边束脩都交了十两,就差办手续了,沈杨立刻收拾包袱便要去凉州读书了。
一辈子抠抠搜搜的沈老太,高兴的摸了十文钱给沈小棠零花。
“咱们全家啊,就说棠丫头最出息,她四叔那头犟驴也服管教了。”
她自己不敢居功:“我四叔聪明着呢,两相权重取其轻,这点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那我不管,反正我家棠丫头顶顶有本事。”沈老太太颇为慈爱地拍了拍她的脑袋,让她拿着钱去买糖吃。
沈杨去书院办完手续后,本打算出发去凉州的,可一想估摸半年都见不着家人,又不放心地跑回来,还顺道来看了一遭自己刚出生的侄儿。
“家兴长得还挺胖乎的,像我哥。”沈杨看着眉眼间颇有几分二哥的样貌的孩子,心中也是怅然所失。
“是吧,等四叔你下次回来,我弟弟就会叫叔叔了。”
沈杨娴熟地抱着孩子,在地上来回地走,逗着孩子玩。
王老太听说沈杨来了,没皮没脸地凑了过来,丝毫不记得几天前自己做过的恶事,这人真是将厚脸皮发挥得淋漓尽致。
“你来做什么呀?”
王老太笑盈盈地丝毫听出大家语气里的不待见:“哎呦,这就是你家在县里读书的老四沈杨吧?还真是一表人才啊。”
沈老太眼皮一跳:“你……你要干啥?”但凡她要敢给她儿说亲,她脱下鞋子抽不死她。
“婶子。”沈杨虽不知道以前发生了哪些过节,不过最近这一桩,趁着家人忙乎他的事儿,将孩子藏地窖一事他还是知道的。
“我家王朗也在县里读书,跟你是一个书院,你认不认识他呀?他又没用跟你讲,最近手头可宽裕点,可有钱买纸笔呀?”
沈老太悬着的心放下了,原来她不是惦记着给自家儿子说亲,而是打问她的儿子,吓她一跳。
王老太十分懊恼地拍着手:“这读书呀,笔墨纸砚样样费钱,他一个人在外头过得难呀。”
沈杨看着众人一脸的嫌恶,也不知道这话该不该说。
周翠娥一听婆婆这动静,心中就一肚子火气:“难?小叔到底有多难,全家赚的银钱都在他手里了,他还难,真要读不起书就别读了呗,别拖累这大家吃糠咽菜的供着他。”
“你说啥?”王老太立刻拉下脸来,“我供我儿子还碍着你个赔钱货了?我看你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越来越飘了呀。”
“你供你儿子,别花我和王蒙的钱啊。”
王老太叉着腰骂道:“反了你了,你和王蒙的钱?没有老娘哪来他的王蒙,还你们的钱,你和王蒙哪来的钱?”
眼看两拨人就要吵起来,沈杨拦了一下。
“行了,你们别吵了,王朗早就不读书了,你们不知道吗?”
“啥?”不知王家人震惊了,就连吃瓜群众的老沈家也大吃了一惊。
“你胡说嘞,我朗儿前些天才去的书院,咋可能没去读书呢?你是不是记错了?你是不是记错人了。”
沈杨嫌她嗓门大,抱着孩子往后退了几步,怕她将孩子吓着。
“不可能错,月亮湾有几个叫王朗的啊,他是不是手背上有一片朱砂色的胎记,看起来像一棵树。”
王老太点了点头,接受着这个惊天噩耗:“是,是我儿,是不是这次开学你们书院束脩涨了呀?一定是涨钱了,不然那孩子怎么会不读书呢?他是顶顶有出息的个孩子呀。”
王老太自责地说:“一定是这次学费不够,可惜了了读了那么多年,这孩子也是,有啥困难也不和家里说,我就是借钱也得供他读书,还能让他不读了。”
沈杨一脸为难:“不是,婶子,王朗三年前就不读书了,不是这个学期。”
平地一声雷,在场之人无不震惊。
沈小棠看看四叔再看看被蒙在鼓里的王家人,这……这都什么情况?年度大瓜。
“不可能!”
周翠娥也是难以置信的反驳:“不可能啊,每年开学的束脩我们都教了,他咋可能没去读书呢?那他没去读书,钱去哪儿了?”
她虽然才嫁到王家一年多,可也是听自己男人说过,每年书院里的支出就是个大头,所以一家人勒紧裤腰带的生活,谁承想竟是一场骗局。
“钱的事儿我不知道,但是……王朗确实不读书很久了。”沈杨并不想替他遮掩,他也是没想到还有这样欺骗家人的人。
“而且……算了,我还是不说了,你们自己问他吧。”
王老太摸了把眼泪:“没事,小杨啊你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吧,婶子这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婶子承受得住。”
“那我说了,这可是你们让我说的。”
娘嘞!这后面还有更劲爆的剧情呢?
“他已经成亲了,做了人家的上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