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掌柜的介绍下,顾熙很快就买到了合适的人。
这是一家五口,夫妻二人加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原是临县地主家的卖身佃户,因着主家破败就把他们发卖了。
顾熙想着自己买人回去本就是干农活,所以佃户也成,而且这些人世代都是佃户,倒是安全可靠不怕逃跑,规矩也懂一些,不用重新费时间**(主要是她也不会)。
而且这一家五口,最小的女儿已经十二岁了,两个儿子一个十五一个十四,都是能干活的年纪,买回去不亏。
于是先叫了大夫看过,确定这几人都身体康健之后,顾熙便掏了三十四两银子把这一家人都给买了下来。
顾熙原本想着只买两个人,带的钱不够,还是齐掌柜帮忙垫了十四两。
接着她又托齐掌柜帮忙买头奶牛回来,最好是刚开始产奶或者马上就要产奶的,这是给她未出世的弟弟妹妹准备的。
齐掌柜说他有个朋友在府城养了好些牛,等他打听一番,有合适的这次就带回来,如果没有就再等等,反正七月一定会搞定。
两件大事办妥,顾仁父女两可说是满载而归。
带着新买的五口人回家,真真是把吴氏给惊着了。
她把顾熙拉到一边小声嘀咕:“不是说好了只买两个人吗,怎么一下买了这么多。”
顾熙说:“因为打包卖比较便宜,我就都带回来了。”
“人我都买回来了,您就别心疼了,您要相信我赚钱的能力,肯定会让他们尽快把卖身的钱赚出来。”
“您之前不总说爷爷腰疼么,正好以后让他少担些东西,把身子养好才是正经。”
吴氏还有话要说,但想到孙女的能力还是忍下,确实,她可以质疑这丫头的地方有很多,唯独在赚钱这方面,自己拍马也比不上,所以还是听她的比较好。
顾熙又说:“奶奶,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给他们安个身份,不然让村里人知道咱家一气买了五口人,指不定会惹出什么是非呢。”
吴氏想了片刻后说:“就说那女的是我娘家的远房亲戚,因为老家遭了灾待不下去了,就来这边寻亲,今天我上街时碰到他们,见他们可怜就先带了回来。”
顾熙觉得这个说法不太行,逻辑不通,什么家庭啊,一口气养下五个外人,而且是长久呆下来,到时候肯定会有更多人来打探。
她说:“要不这样,就说这是齐掌柜的人,他说要暂时放在这里,我爹还在给他干活,咱家也不好拒绝,所以就接下来了。旁人只要问,咱就一个劲儿的推说不清楚、不明白、不知道,让他们有问题问齐掌柜去。”
吴氏觉得这个说法也行不通,但是自己并没有更好的方法,于是只得同意。
见母亲和女儿讲完小话,顾仁便给家里介绍那几人:“爹娘,秋娘,阿墨,这是咱家新买的人。”
“他们是一家人,这是李大力,这是他媳妇孙氏,大儿子李铁柱,二儿子李铁蛋,女儿李翠花。”
这一家人是佃户出身,规矩还是懂一些的,等顾仁介绍完他们一家便跪下来说:“小人见过老爷太太、见过**奶、见过少爷。”
毫不夸张地说,他们这一跪,立马就把顾大江和吴氏从座位上惊了起来,他们手无足措的看看顾仁又看看顾熙,诺诺半晌却说不出话来。
其实这事儿说来也是因为他们确实没见过什么市面,老实本分的庄户人家,不跪下叫别人老爷就是幸运了,现在反过来让别人跪着叫他们老爷夫人,一时之间确实有些不适应。
顾仁见状连忙开口解围:“大力,赶紧起来,咱家不兴这套,以后也别这样了。”
顾大江这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也跟着说道:“是啊,快起来快起来。”
顾熙说:“我们就是寻常农家,没有这么大的规矩,你们安心干活,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
草草见过面之后得给他们一家五口安排住处,顾家虽然人丁单薄,但当初盖房子时哪里能想到以后呢,所以也是按照寻常农家三合院的格局来盖的。
现在顾大江老两口住主屋,顾仁一家和阿墨住在东屋三间,西屋三间房,两间都堆满了杂物,另外一间当了厨房。
顾熙想着让阿墨搬去跟老两口住主屋,他的房子让给翠花住,然后把西屋两间收拾出来,让李大力夫妇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住。
这个安排得到全家人的同意,主要是也没得其他的办法,于是便搬家的搬家,收拾的收拾,很快就行动起来。
现在天气热,铺盖什么的倒是好解决,但是床却是个问题,于是暂时只能让他们打地铺。
吴氏又收拾了家里人一些不要的衣裳出来,交给他们换洗,因为这一家人是空手进门的,什么也没带。
找完衣服,吴氏又出门去买粗粮,她老人家是真舍不得给买来的人吃白米,自家才吃了几个月的白米饭,怎么能这般浪费?
不过她倒也不抠,直接买了一百斤糙米回来交给孙氏,跟她说吃完了再买,并没有限制饭量,但也又可能是她老人家并不知道还有这种做法吧。
顾熙万万没想到自己买了人回来干活,反遭她奶奶一顿抱怨:“你看你,买个人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