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自由从来都是争取来的(1 / 4)

唐人的餐桌 孑与2 3082 字 6个月前

直到九月底,洛阳依旧没有雨水落下来。

旱灾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剧了。

一些地势高的地方,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

云初期望的全国总动员抗灾的场面依旧没有出现,只是官府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

长安,洛阳,成都,晋阳,扬州…等等大城市里的储粮开始向下一级的州府运送,同样的,州府粮仓里的粮食也开始向下面的县运送。

最后,粮食也只能停留在县这一级了。

所以,在得到所有县的县令保证储粮足够的情况下,李治下令,谁的辖地出现大面积饥荒,谁就死的强横命令。

两台御史空群出动,百骑司空群出动,吏部,户部,少府监的官员同样空群出动一竿子捅到了县一级。

大城市的储量给了州府,州府的储量给了县,所以,大城市跟州府不用纪律检点,重点在于县,所以,皇帝此次给了大唐四千八百二十四个县的县令极大的权柄——灾期便宜行事之权。

也就是说,在灾荒期间,县令可以对全县的人,物,兵马有全权统御之权,只要是跟救灾有关,且有利的事物,县令可以不管礼法,规章,制度,酌情行事。

这已经是皇帝李治能将权力下放的最大程度。

给了人,钱粮,权力之后,如果还不能办好差事,自己死,或者死全家,抑或是死全族,将是放在全大唐县令桌面上需要考虑的问题。

没有第四种选择。

李治的命令虽然很强横,但是,奖励同样非常的丰盛,赈济灾民各种表现达到一级的县,将得到面圣且直面皇帝奖励的荣耀。

赈济灾民各种表现达到二级的县,吏部考核将是上上之选。

赈济灾民各种表现达到三级的县,吏部考核将是上选。

以上三种表现加官进爵已经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达不到以上三级表现的县,下场堪忧,表现中平都不成!

云初看过条例之后,觉得这是李弘在给自己夹袋里的官员提前准备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令人呕吐的权力置换结果,不过,总体上来看,利大于弊。

同样的,在皇帝的旨意中,没有提到百姓在抗灾中的重要性,这就是云初认为皇帝没有让全国都动员起来的原因。

他们还是跟以往一样,认为羊群好不好跟羊群无关,只跟牧羊人有关系。

九月的时候,知了还在叫唤,这就不是一个好兆头了。

按照民间的说法,九月知了叫,大军不停脚,是兵灾的先兆。

云初站在地图前面百思不得其解,他怎么样都没有寻找到国内需要用兵的地方。

随后,皇帝李治的第二道旨意下达了——边军粮秣自筹,期限,三年!

看到这道旨意之后,云初恍然大悟,兵灾的来源原来在此!

全大唐如今守卫的边疆的大军足足有四十九万之多,皇帝认为边军身强力壮的不应该在灾年跟百姓抢粮食吃,那么,他们吃什么?

拿着全世界最精良的武器装备,可不是用来种地的,抢自家百姓?这不成,一旦做了,装备更加精良的十六卫大军很快就过来把他们全部砍成肉泥。

所以…

大唐中枢不许大唐边军起衅边境摩擦已经有六年之久了,现在,没有这回事了,虽然皇帝旨意里没有一个字说允许他们踏出国门,偏偏每一个边军将军们从旨意上读到的每一个字,都是鼓励他们去境外干点打草谷一类的事情。

边军将军们以前被中枢约束的快要疯了,昆仑奴,菩萨蛮,新罗婢,倭奴那么值钱,他们只能忍着口水看着别人发财。

现在不用了。

西南林子里多的是身强力壮的昆仑奴,派人去抓顺便找粮食。

西边多的是菩萨蛮,破几个不知名的小国就能弄回来不少。

东边新罗人灭国的时候带着大量最优质的新罗婢逃了,到时候追捕了,不光是新罗婢,那些逃亡的新罗贵族们手里有钱。

倭国那边的白银一船一船的往回运送,倭奴一串串的牵回来都能变成粮食…

所以,李治的旨意下达到了边军手里之后,那些边军将领们一个个顿时就变成了忧国忧民之徒,各个向皇帝捶胸顿足的保证,一定把自己的部下喂饱,不给朝廷添负担,还有人建议,皇帝陛下,可以把这个期限延长到五年。

云初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很是担心,他倒是不怎么担心边军被饿死,他担心四十九万大军劫掠习惯了,变成不受朝廷管束的土匪,最后再跳出一个安禄山,史思明一类的人物出来。

云初通过儿子云瑾谨慎的把自己的意见传达给了皇帝。

正在喂巨熊吃竹子的李治对云瑾轻飘飘的回答道:“他们不敢!”

云瑾一边捂着鼻子收拾巨熊刚刚拉的一大堆青团,一边道:“家父以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