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社交障碍?”
“就是为人处事比较生硬,不太理解对方的感受。”
“嗯,就算有,也不严重,没事的。你最想从事什么工作?不要跟我说你最想在面包店当伙计。你来我们店做是混口饭吃,我知道。好屈才的。”
“我最想从事建筑。”
“当建筑师吗?”
“有关建筑的都感兴趣。”
“你是说泥瓦工、木工、水电工这些你都愿意做?”
“对,从无到有把房子建起来,我都想做。”
“哦,那你要学的东西太多了。首先要进大学的建筑系学设计,然后再进技工学校学手艺,没有十年八年是学不出来的。”
“我知道,我会努力的。”
“建筑系好难考的。”
“不知道能不能靠自学,上大学费用太高了。”
“是啊,等你赚够学费,年龄也大了。自学又没有时间,每天那么忙。有一点时间也在辅导我功课。”
“我星期天可以学。”
“你有几个星期天?以后别帮同事代班了,你要不好意思说,我帮你去说。”
“没事的。我学习效率高。”
“小梁哥,我太佩服你了。脑子好用,精力充沛,好像都不知道累字是怎么写的。我学习超过两个小时就头昏脑胀,吃不消。”
“你不能跟我比,我是特殊材料做成的。”
“你懂不懂谦虚?就算是事实,也不能这么说。这么说别人对你的印象不好,说你太狂了。”
“好,我记住了。有些可以直接说,有些不能直接说。”
“你这人吧。经常可以用智商弥补情商。”
“这算优点还是缺点?”
“基本上算优点,有时候算缺点。”
“为什么?”
“因为有些适合用情商解决的你非要用智商,显得特别生硬。了解你的人无所谓,碰到生人,人家会有想法。”
“明白了。请随时提醒我,我一点点改进。”
“当然了,包我身上。你帮我这么多忙,我正愁没地方回报。”
在回家的路上于、梁经常进行类似的谈话,而谈话的内容热乎乎地马上汇报给于大海夫妇。大约两个月的时候于大海一家专门对梁一方进行讨论。
于大海:“说实话,我真想到他身份证上的地址去看看,他们家到底什么样的。”
顾海蓉:“身份证上的地址不见得就是他们家吧。”
“小梁哥真神奇,离开课本这么久了,好像一点都没丢下。关键是解题思路,总是很简单有效。比老师讲得清楚。”
“小梁真是出色。业绩在长,连贞贞的学习成绩也长。到外面请一个私教,按小时收费的。我们欠他人情。”
“他又坚决不收费,真是为难啊。”
“找机会感谢吧。”
“难怪从里到外,大家对他的评价都很好。”
“是的,才十八岁的小孩,多懂事!工作能力强,人品又好。我问过德兴酒楼的人,他们对小梁评价也高,说是转正之后马上升他领班的。”
于素贞:“哦,难道他是完人不成?我不信。”
“怎么可能是完人?小梁有自己的问题,做事太实在,不会玩手段。不会站队拉帮结派。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很难找到靠山的,没有靠山是混不开的!”
“你们俩这么喜欢他,不都是他靠山吗?”
于、顾大笑。
“也对,有时候中立有好处。我们店人际关系简单,比较适合小梁。出去混可就完全两回事了。”
三个月试用期满,于大海拿着员工雇佣合同跟梁一方谈。
“外送业务越来越好,小梁你记首功。以后外送部分单独记账,年底给你百分之五提成,你觉得怎样?”
“谢谢老板,可以接受。不过我有条建议,不知道能不能说?”
“尽管说。”
“我现在每天大概能送四百块钱的货,我觉得我最多可以送一千块左右,再多,我一个人送不过来。”
“往下说。”
“如果我做到每天送一千,提成加到百分之十,这样我有积极性。”
梁一方微笑。
“好,送到五百提成加到百分之十,这一条可以写进合同里。”
“老于作坊”目前营业额每天大概一千五左右,而梁一方想把外送的业务做到每日一千,在于大海看来是很难的。
“谢谢老板,我还有几点建议,需要老板的配合。”
“只要销量上去,需要我怎么配合都没问题。”
“请给我做几件跟其它员工不一样的工作服,衣服后面把我们店的名称和联系电话打上去,我骑车的时候等于打广告。还要配同样的雨衣,我穿雨衣的时候也可以打广告。”
“好办法。这样,你找一家可以在衣服上印字的广告店,小区附近就有,我把新工作服给你;雨衣,小区边上的小店有买,你买了和工作服一起去印字。费用回来找我报销。”
“好的。能不能给我提供一些免费试吃的样品,我骑车回家的路上可以让别人试吃,效果更好。”
“没问题,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