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看走眼(1 / 2)

农门相公是锦鲤 茶暖 1055 字 2022-09-09

第一日诗的主题是春景,而文章的主题是自《中庸》中摘录的一段话“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比着县试和府试的试题只考四书五经的默写和释义而言,这样的题,可以说更深了一层。

不但要明白这其中的意思,要写出自己的理解,还要言之有物。

试题一出,所有考生皆是苦思冥想。

有人眉头紧蹙,有人低头沉思,有人则是双眼望天。

片刻后,便有人开始拿起了旁边的毛笔,蘸足了砚台上的墨汁,在案上的草纸上落笔。

宋景韫在开考后足足半个时辰后才拿起了笔,与旁人先打了草稿的方式不同,他是直接在考卷上写的。

考场开考,官员巡视。

学政周远杰背了手,在考场来回的转悠。

在看到有人奋笔疾书时,微微点头,而在看到有人面色难看,到现在都还没有丝毫想法不知如何落笔时,则是面无表情,在看到已经在考卷的答题纸上开始写答案的宋景韫时……

周远杰则是摇了摇头。

考试时,答题纸上每行字的字数皆有规定,且所写的文章不得出现答题纸写不下的情况,一但出格或者超过,皆是被判不合格。

若有错字和涂抹之处,亦是如此。

也因为这个,考试之时,所有人在书写文章时,皆是会先打草稿,确保无误后,再誊写一遍,以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这几乎是科举考试之时的默认的规矩,每个人都严格遵守。

周远杰也习惯看到这样的情况。

眼下突然看到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

要么是心中一惊打好腹稿,且在书写时能够确保自己没有丝毫错误的天才,要么便是自以为是,实际上会状况百出,生生葬送自己的蠢才。

这世间天才少之又少,但蠢才却多之又多,能在院试看到的,又是这般年岁的,大约是后者了。

周远杰嘴角泛起一阵嗤笑,而后背着手接着巡视旁处。

宋景韫此时心无旁骛,正慢条斯理地写着自己的文章。

考场提供的笔,说好不好,说坏不坏,仅仅是勉强能用的程度,目的是以此来查验各个考生的书法字体。

许多人用习惯了自己精心挑选的上等毛笔,此时再用这样的笔,十分不习惯,写出来的字也比平日里看着差了许多。

而宋景韫此时手腕微动,一个个规规矩矩的楷体小字跃然纸上,行云流水,如雕版印刷出来的一般,上下左右皆是整整齐齐,让人一眼瞟了过去时,只眼前一亮。

不过这是考场,旁的考生看不到,唯有时不时路过的巡考人员,瞥到时,会略停一停步子,惊叹一声。

不过字写得好,写的工整也是无用的。

这毕竟是院试,考题不简单,这样一个连草稿都不大的人,势必是刚愎自用之人,想来写出来的文章,也满都是自负之意吧。

在宋景韫不察觉期间,已是许多人对他暗地里摇了摇头,止不住的叹息。

而周远杰在巡视一周后,略略歇息,与身旁之人聊天,询问考场之中饮用水和食物的供给情况。

“回大人,按照惯例,考场给各个考生一日三次供清水和饭食,寻常人的饭食为早起大米粥,馒头,肉沫青菜,午时为大米饭和土豆肉片,晚饭为肉丝面条,饭食和清水不足时,皆是可以再添。”

“嗯。”周远杰微微点头,末了问道,“这考场之中,可有一位叫做宋景韫的,在多少号?”

“宋景韫?”那人一愣,“大人怎么问起他来了?”

“怎么?”周远杰扬起了眉梢,“是有什么不妥?”

“那倒不是。”那人摇头,“这宋景韫乃是府试时的头名,整个县城里头去府试的书生,数他最厉害,卑职也是有所耳闻,只是方才卑职巡视之时,看那宋景韫并不打草稿,直接在考卷上做答……”

“不知是当真成竹在胸,还是因为府试头名的缘故有些飘飘然了。”

那个直接在考卷上答题的,就是宋景韫?

周远杰愣了一愣,接着摸着下巴沉思起来。

曹大人与他是故交,特地交代过,在院试之时,职权范围之内,务必照顾一二。

周远杰起先十分重视,也是想看一看,究竟是怎样的书生,能够在还未通过院试之时,便入了曹大人的眼。

不曾想,这样一个让他好奇的人,竟然不过只是盲目自信之人罢了。

看起来,这曹大人偶尔还是有看走眼的时候嘛。

待回京之后,还是要跟他细说一番为好。

周远杰心中打定主意,面上却还是吩咐道,“这个宋景韫考试所需之物,务必要确保充足,及时送到,保证他能顺利考试。”

虽然看不上这样的人,但既是已经答应了旁人的事儿,自然得做到为好。

“是。”那人虽然不明白出身农户的宋景韫为何会得了学政大人的亲自照拂,但既是学政大人交代之事,自然是得办好。

在吃饭时,宋景韫发现自己吃饭时的碗,似乎比府试时用的碗要大上两圈,饭中的肉片也比府试时要多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