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头题(1 / 2)

开海 夺鹿侯 1056 字 2022-06-03

天津卫城外三里电报局外,远处的仆从牵驴驾车等了两排,周遭上至秀才、小吏,下至走卒贩夫,大清早便将大门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是水泄不通。

有身份的离大门近些,没地位的离大门远些,但动作神态都一样,踮着脚眼巴巴瞅着紧闭大门,目不转睛。

突然一声锣响,电报局大门缓缓拉开,五名天津卫军牵马而出,向天津卫城疾驰而去,一名皮肤黝黑的电报局武弁立在门前,朝左右拱手以洪亮嗓音喊出一声。

“诸位,六月上旬头题,北洋二期出征亚洲!”

自第一条京津电报修成后的一年里,北起蓟镇,经由运河沿岸南抵杭州连同两京的双线电报路线在帝国首辅张居正的主持下建好投入使用,并在沿途各省、府、县设立电报局。

所谓双线并不是指来往发报,而是一线官、一线民,不过暂时的技术手段还不足以让百姓也使用电报在南北之间传递家书,只是每旬都由京师制作一份天下大事的报纸,分一主、二次、四民事的方式由各县电报局印刷张贴四处。

如今运河沿途各县士绅吏民已养成习惯,每月逢三闲来无事便起个大早去听电报头题,一般都是比较有意思的大事。

不过今天这头题,对天津百姓来说没什么意思北洋二期出征的消息他们早就知道了,许多本身不看头题的人跑到电报局门前等着就是因为顺路去北洋看战舰。

“多新鲜?”

这远比不上五月上旬头题的日本王足利义昭入京进贡或四月下旬的俺答汗进京入贡来得有趣。

老少爷们挥挥手,骑驴的骑驴骑马的骑马,还有乘车的赶路的,蜂拥着朝北洋赶去。

在印刷好的民报上,这一期的头题下还有说宫里的事,说万历皇帝不忍北洋二期军民出征,原想亲自送行,却因风寒初愈不能相送,甚至为此垂泪。

都是狗屁。

万历爷没病,每天早上披甲跨刀背负鸟铳在紫禁城跑八里地,身体健康得很,比牛犊子都壮实。

说哀伤垂泪更是无稽之谈,他就是想到渤海坐船过把瘾,顺便给自己放几天假,可今时不同往日,神中年回来了,能放他出宫玩耍?

也就是陈沐没在朝中,否则看了今天的报纸,非得给大明朝弄出宣传部不可。

远处呼啸的马蹄声惊扰到赶赴北洋观看舰队出征的百姓,四骑高举回避大牌踏过雨季初歇的泥泞街道,百姓匆忙避让,向西面天津卫的方向翘首以望。

他们似乎已经习惯这种回避令牌不是为县官专设的情况。

果然,没过多久,马蹄与奔踏声愈烈,数百人的马步军列队鱼贯而走,为首的汉将勒马侧身扬鞭呼喝,高举马字大旗与土默川白纛的蒙古马队轰踏而过。

来自九边长城以北的异域武士披挂袒肩重铠,人们知道这是俺答汗麾下精锐甲骑,奔踏而行的蒙古步兵牵着甲骑的备用战马与独轮推车,车上盛放捆扎的箭筒箭簇。

百姓认出那员汉将是近来不断在天津左近露脸的年轻将军马燃,其有显赫家世,其父马栋凭家族功勋荫官都督同知,其祖马芳更威震漠北得嘉靖帝评为天下至勇之将,只是此时带兵出现在天津有些尴尬。

准备奔赴东洋的明军早在俩月之前就集结完毕,皇帝此次征调女真三部的两千四百号三部营的勇士也早已赶到北洋,更早时蒙古马队更是成为真保一带至天津的官道上的常客。

这支甲骑部队显然是失期了。

砰砰!

北洋校场传出几声铳响,刺破清晨的宁静。

兵部北洋分局的主事叶梦熊提着一柄模样同过去军器迥异的铳连发三次,递给身侧军兵装药,眼前硝烟渐渐散去,他拢着胡须眯起眼睛望向远处的木靶,有军兵跑过去看了看靶子,挥手做出手势,他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那杆铳形似三眼铳与南洋旧燧发鸟铳的结合,名为三眼鸟铳,全名为万历五年宣府造三眼骑铳,没有采用新款南洋造燧发鸟铳的木质铳托,依然用弯曲木柄,不过手柄微微的弧度让造型更加精美。

三根铳管连成一体,在靠近燧发铳机的部位能够顺时针旋转,每到射击位置卡簧弹出,故可连发三次。

研发中根据广州讲武堂研究院五年前的最新数据,铳管较先前三眼铳更长,但因重量取舍并未选择威力、精准最大的三尺八寸,而使用二尺四寸铳管,整体重量在无托燧发鸟铳与南洋造有托燧发鸟铳之间。

专用于骑兵,最佳射程为五十步。

三眼骑铳在万历五年末问世,首制一百杆分别送入蓟镇、北洋、兵部、紫禁城,受到极大赞誉,参与设计的七名工匠、一名进士出身的军器局研究与宣府军器局主官皆受到新任兵部尚书王崇古的赏赐,皇帝则为他们提名了来年万历科技奖的入围。

在即将启程的北洋二期军兵中,有三个百户的北洋骑兵装备了三眼骑铳,同时在运载辎重中还有三百杆三眼骑铳及配套工具。

目前还并未列装蓟镇、京营等各个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