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这硬邦邦的地板真是费膝盖。
“赵羽,你既然敢绑着人上京,说明你心中有了成算,说说吧。”
皇上刚才这般,是生赵羽先宰后奏的气。
人在京中了才让信鹰送信来!
也正好有信鹰缓冲了一些时间,皇上在见到赵羽时,怒气也消下了大半。
“臣收到消息,说经过长兰县后,送粮的军队换成长兰县的百姓。”
“然后听闻赈灾粮有霉味。”
“臣猜测出京时,粮食是好的,但到了长兰县被人偷梁换柱,换成了霉米。”
“至于朝廷下放的赈灾粮,臣怀疑被留在长兰县中。”
“赵羽,口说可无凭!”
“臣猜测后,便让人去了一趟长兰县,在长兰城里的刘家和李家买下大部分的赈灾粮。”
“哦?”
皇上挑眉,没想到啊,这小子有银子!比朕还有银子!
“那赈灾粮呢?”
“已经运到京中来,存放在一个仓库里。”
偷梁换柱?
那换下的赈灾粮留在长兰县。
现在整个金凤国都缺粮,这些人是想用朝廷下放的米面大赚一笔!
“岂有此理!”
“连朕辛辛苦苦凑下来的赈灾粮也敢贪墨!”
皇上气愤,确实是因为这赈灾粮来得不容易。
连妃嫔的私房银子都用上了,他觉得老丢脸了!
这些人,竟然拿他的脸面来赚银子!
赵羽低下的头,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二两猜的没错,皇上会很生气,很生气,因为赈灾粮是他的脸面换来的。
之前,全都是朝廷大臣,商户的银子居多,不是自己的银子不心疼。
这个叫割肉割到自家身上了,会疼!
“赵羽,你继续说,难道是范金义贪墨了赈灾粮?”
“皇上,这自然不是。”
“据臣所知,范大人是新科状元,但在朝中毫无根基,这一路上,赈灾粮要经过的地方如此多,就凭一个范大人,又怎能让沿途的官员配合呢?”
皇上点点头,这赵羽说出他心中所想。
皇上隐约觉得,这又会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至于是谁?
皇上心中暂时还未有答案。
“赵羽,那依你说?”
赵羽把袖子中藏好的信件交出去,道:“臣认为是当朝的左相祝涛大人。”
皇上的眉头抖了抖。
这怎么可能,祝涛跟了他许多年,一直都是兢兢业业的,从未有过懈怠。
“皇上,这是司徒博文和祝大人来往的书信。”
“你怎么有这个?”
皇上接过来飞快地扫视一眼,确实是祝涛和司徒博文的字。
“司徒家,司徒淼淼流放到广金县,正好被臣遇上。”
皇上看着赵羽,目光如炬,这种说法他是不会信的。
天底下哪来的那么多正巧。
皇上快速把信件过了一遍,确实是再说上一次水灾时赈灾粮的事情。
皇上把信件放在桌子上,道:“赵羽,就单单凭着这些信件和你说的赈灾粮,还不足以指证祝涛。”
赵羽就知道。
上次司徒博文也是。
这次的祝涛也是。
要是拿不出必置之于死地的证据,皇上就会想轻轻飘过。
但这次不一样。
司徒博文是强夺民女,杀人。
这次是天下百姓。
是皇上治理下的江山。
只是皇上还在犹豫要不要动祝涛罢了。
二两说的。
自古最无情的便是帝王家。
皇上生性多疑,除了自己谁都不会信。
不过他会衡量,衡量追究这些事到底划算还是不划算。
二两的原话就是:皇上才是这个天底下最大的商人。
“皇上不如召见右相张不离大人。”
“他手中也有一份指证祝大人的书信。”
赵羽明白,自己是人轻言微,只要把旗鼓相当的人牵扯进来,才会重新分配话语权。
皇上一听,还牵扯到右相张不离来了,随即狠狠地瞪了赵羽一眼。
左相是左臂。
右相是右臂。
赵羽这个小子,是想让他左手和右手打架,还得分出来胜负那种。
“又关张不离什么事?”
“赵羽,你是要把朕的大臣都牵扯进来吗?”
“皇上,火烧在前,您能说是烧到后吗?”
皇上的脸色立马变得铁青,这赵羽,是在提醒他不要自欺欺人了。
“要是知道你牙尖嘴利,当初连榜眼都不要你。”
“谢皇上赏识之恩。”
皇上:我是一个给自己找麻烦的人。
“召张不离。”
方家的大船靠岸后。
宫里的公公来码头上请人。
这事情,早就传进了京中大臣的耳朵里。
有些是摸不着头脑。
但张不离已经是一身朝服等在府上。
这一战,终究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