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和沮授是肯定不知道什么叫墨菲定律的。
可是一事,当你意识到它可能有多糟糕的时候,往往这事,就会真的有多么糟糕。
王易在邺城,其实并没有特别的去封锁消息。
因为封锁了没什么意义。
邺城表面上很难控制,然而在王易的【民心】技能之下,绝大部分的普通百姓,是能够稳定下来的。
普通百姓稳定下来,那么就算少数大族想要蠢蠢欲动,那也没什么用。
拿下邺城之后,王易先是去了审家--审配自尽,死得壮烈,可是他的家族,则不会都是这么壮烈的。
当下他的侄子审荣就代表审家拜见了王易,王易安抚了几句,然后把刘备治下对士族的政策说了一遍--这些大家族其实都清楚这一点,只不过他们在还没有被刘备统治的时候,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罢了。
真要是长刀压到自己肩膀上了,他们跪起来也是很快的。
于是乎,审家之外,邺城的那些家族,排着队来见王易,温驯得如同羊群一般。
王易倒也不会因此就放松警惕,不过拿下邺城的消息,他也没有封锁,他这个时候更关注的是青州方面的战争。
淳于琼被拿下很容易。
之前和于禁纠缠了一段时间之后,淳于琼就按兵不动了,反正他的士兵也足够多,于禁和昌稀手里的人不够,抵挡袁谭方面的压力就已经很难了,当然没有余力来管他。
所以淳于琼带着大军在外,日子过得非常舒服,每天都是醉生梦死,几乎是泡在酒里。
主将都是这副德行,下面的人可想而知。
所以关羽张飞和太史慈联合起来的兵马,几乎是一个冲锋,就打垮了淳于琼的大军,淳于琼的人马四散奔逃,编制全部被打乱了--在冷兵器时代,除非是士兵们主动寻回来,否则要收拢败兵,也是很难的。
就别说淳于琼带的这些兵大部分是冀州本地人,在各地或多或少的也有些亲戚,当下四处一跑,淳于琼的这支兵马,就算是没了。
擒获了淳于琼之后,关羽张飞太史慈都懒得跟他废话,张飞和太史慈分头去取清河与平原,关羽则带着剩下的人马,和吕布派来的张辽高顺合兵一处,去攻打青州的袁谭了。
袁谭倒是抵抗得很激烈,在臧霸和许攸的协助之下,他固守在青州,承受着刘备麾下数十万大军的前后夹击。
从北海方面来的是赵云,他亲率十万大军发起了猛攻,青州集中的剩下十万精锐,则是在陈宫的率领下,驻守在泰山附近,防备着于禁的人马。
而从清河平原方面对袁谭展开进攻的则是关羽、张辽、高顺等人,人数虽然少一些,可是名将足够多。
这么高的待遇,现在还没有人曾经享受过。
刘备麾下四名将军,率领差不多是十五万大军,前后夹击。
袁谭此刻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其实他也算是能打的了,可是他手头就数万人马,挡得了前面,挡不了后面。
所以他不断接到的消息就是,各地不断的沦陷。
这让袁谭都有些傻了。
“子远先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人从平原的方向来进攻我们?”袁谭问许攸。
许攸当然也不知道。
本来赵云当面那十万大军,许攸不太在乎,袁谭也不太在乎。
以青州的防御能力,刘备的人马就算再精锐,人再多,想要从青州方向打过来,没一两个月,那是绝对做不到的。
毕竟这里可是前线,赵云在北海构建了一条强悍的防御体系,袁谭也同样如此。
他占据的青州三个郡,尤其是靠近北海的齐国,袁谭到处都修了障碍,几座重要的城池更是都加固加高了,再加上身后就是冀州,渤海、平原、清河……一旦他的领地遭到进攻,那么支援就会从后面源源不断的过来。
别说赵云带着十万兵,就算二十万如何?
然而背后还有刘备的人马杀过来,袁谭这就有些不知所措了。
本来指望后面来援军的,结果来的是敌人?
本来是背靠老爹的冀州,后面可以放心,现在却变成了两面夹击!
袁谭就算再能打,再坚持,也坚持不了啊!
关羽等人在后方的进攻,骚扰他们的粮道,而正面赵云的进攻,则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一般。
新式的吕公车,在破城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里面中空,可以藏数百上千精锐的士卒,外面蒙着牛皮,可以防箭,下方有着无数的橡胶轮胎,可以迅速地移动,同时涂满了淤泥的生牛皮还能防火……
只要能够靠近城墙,那么就能够源源不断地将士兵运送到城墙上。
冷兵器时代的防守,城墙比什么都好使,而这种新式吕公车的发明,则将城墙的优势几乎抹平了!
这还怎么打?
所以青州的城池,是不断的陷落,很快的,赵云和关羽前后夹击,就将袁谭剩下的人马困在了临淄城下。
成功会师之后,关羽赵云也不废话,拿下临淄城,就是打通了青州和冀州的联系,虽然通过海路到的冀州的大军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