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突袭(1 / 2)

趁着夜色,王易和吕布的军队,就挨个登上竹排,缓缓地离开了昌都。

顺水而下,三万多人走得几乎无声无息。

那些竹排连在一起,一次就运送了所有的辎重和一部分士卒,另外一部分士卒则是骑着马,沿着河边走向了海边。

都昌到入海口,不过十余里的路程,加上王易和吕布的部下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了,行动极其迅速,一些伤员也都是在竹排上待着,前往未知的海域。

要说忐忑,那是确实有点忐忑的,古人对大海都有些畏惧,毕竟大海和河流不一样,河流固然会带来洪水这种灭顶之灾,然而没有水就养不活人,古人对河流是又崇拜又畏惧那种感觉。

而大海呢?海水也不能喝,煮盐在海边就行了,所以对大海,人类往往只是充满畏惧。

虽然他们都是精锐,可是在海上航行的经历,依旧是没有的。

不过在看到海边的海船之后,他们的忐忑,就成了一种震撼。

在这个城墙基本上也就两丈高的年代,五丈高的海船,带给人的是无比地震撼。

那可是十几米的高度!

这么高的船,要怎么上去啊!

当然,这种海船在设计的时候,什么因素都考虑出来了。

海船四周都有绞盘,逐步的放下小船,然后人员和马匹登上小船,船上的水手们将马匹给绞上去。

而人就简单一些,有软梯垂下,自己爬上去就行了。

所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之后,王易决定只让那些战马上船,那些蒙古马,就放养算了,让它们四处奔逃,反正青州这地方现在地广人稀,它们不愁没有草吃。

更何况,”我们马上就会打回来的。”王易信心十足地说。

只运送那万匹战马上船,就快得多了,一艘海船只需要运载五百匹战马,一次就可以运送不下十匹,不过就算这样,也花了足足两天的时间,才将这些马匹尽数运上了海船。

“好了,我们扬帆出发!”王易笑道,然后转头问陈宫:“公台先生,你那里的信鸽,还有没有?”

“之前用了三只,还有两只。”陈宫回答道。

“那就取来吧,我们也带了几只过来,留一只备用就行,其他的都用来传递消息。”王易笑道。

“少使君接下来的计划,可以对公台说一下了吧?”陈宫道。

“没问题。”王易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虽然这次计划是和徐庶一起讨论后定下来的,可是和陈宫这种智者多讨论讨论,也能够有很好的效果的。

三天前。

也就是王易军就快要抵达都昌的时候,赵云麾下那两万精锐,已经开始行动了。

他们的目标是东武。

作为第一道防线后面的那条防线,吴敦知道自己需要做好对前面三座城的策应,至于自己背后,他倒不是很担心,刘备集团在徐州就那么多人,既然已经过去了五万人,那么剩下的四万人也就够勉强守住自己的地盘,怎么还有余力还进攻呢。

就算是从扬州调兵,也没那么快。

而且东武作为连接青徐之间的要道,不管是袁谭那边运粮草到琅琅,还是琅琊那边派部队去支援青州,走东武,都更顺利一点。

所以东武是不能封城的,封了的话,就算附近民众不多,士卒们也需要城外的一些东西的,比如柴火什么的,这些东西看起来不起眼,可是在那个没有天然气,连煤都没有的时代,没有柴火,就没法生火做饭,总不能吃生的。

所以对于东武附近的不多的老百姓来说,他们谋生得很重要一个手段,就是在附近樵采之后,将柴火运到东武来,卖给那些军爷们。

平时东武的泰山贼们还可以自己出城去樵采,可是现在明显是战时,这些事情还是让老百姓去做吧,反正无非也就是用柴火换粮食罢了,泰山贼现在倒也不缺粮食。

赵云的突袭,就是这么开始的。

一批装扮成樵夫的士卒们几乎同时接近了四个城门--也是吴敦大意了,他知道接下来会有大战,也许没时间出城去收集柴禾,所以这才打开四门,告诉周边的老百姓,最近多砍点柴送来,过一阵子说不定就不要了!

来送柴的人多,四个城门就都打开了在收柴禾,哪里知道会有两万精锐在附近埋伏了这么长的时间?

当下四门同时发难的时候,吴敦就有些傻了。

如果是一处城门出问题,他还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去那个城门前,尽量把对手给赶出去,可是四处城门都……

吴敦这稍微一犹豫,所有的战机,就全部失去了。

在他好不容易集合了自己的数千核心的时候,赵云率领的大军,已经进城了。

虽然没有骑马,可是赵云的武力依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双方士卒冲击在一起的时候,赵云单人独枪,正面就冲开了吴敦部下的阵线,赵云麾下的将士们顺势而进,吴敦军大溃!

吴敦还在指挥手下上,赵云就已经杀到了他的面前,手起枪落,将他直接挑飞了出去!

主将一死,这些纪律性本来就一般的泰山贼们就崩溃了,黄盖开始协助赵云一同打扫战场,将残敌从城内清理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