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北极运输(3 / 4)

大国军舰 华东之雄 3063 字 2023-07-01

路,来往船只得交纳过路费,这样就和金字塔国一样,靠苏尹士运河就能赚取大笔的利润。 那么,怎么宣誓主权呢? 强制要求加装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就是其中一方面,你得按照我的来! “那就采购吧,多少钱?” “每台五万美元,十台批发价四十万美元。”朴任俊说道。 郑振泽顿时一愣:“这么贵,他们这是抢钱?” 在后世,一个单独的GPS接收模块,就是几块钱的成本,但是在九十年代,还是比较昂贵的,购买一套专门的GPS接收机,得几千块钱。 不过,几千就已经是极限了,大毛居然这么黑,要价几万! 难怪朴任俊的脸色会非常的不好。 “买吧,如果我们拖延了时间,等到冬天到来,北极航路就更是无法开辟了。”短暂的思考之后,郑振泽就点头了,对他们一个集团来说,几十万的投入不算多。 “还有,我们如果要开辟这条航路的话,最好得聘请有经验的水手来给我们领航。” “那是当然。” “我们找了二十多名大毛的水手,这些水手以前是在大毛的破冰船上工作的,多次出入北极航路。”朴任俊继续说道:“只不过,他们要求的工资很高。” “多高?难道他们要一万美元一个月?”郑振泽的语气是带着调侃的。 在现在,大毛过得很惨,他们的职工平均工资一个月只有65美元,养老金不到20美元。如果有个一百美元一个月的工作,他们都得抢着要,更不用说现在给三行重工打工了,给他们开个三五百美元,已经是在天堂了。 “没错,他们就要一万美元一个月,而且,提前预付三个月的工资。” 一万美元,三个月就是三万美元,二十多人,那又是六七十万美元的开支! “找他们其中一个人!我们要那么多领航员干什么,一个人就够了,哪怕一个月给他开一万五,也才四五万美元。”郑振泽说道。 “是。” “必须要快,我们明天就出发。”郑振泽说道。 “好的。”朴任俊出去了。 第二天清晨,八艘天然气船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船只涂刷成了黑色,这样,在白色的北冰洋中最为显眼,一旦出现意外,随时方便人员搜救。 在三行重工的码头上,三行集团的李先生亲自出席了这个仪式。 “今天,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我们的三行重工开始了新的征程,我们不仅仅要造船,还要涉足海洋运输。我们生产的天然气船,将会航行在全球各地,尤其是在北极,只有我们三行重工才能建造这种类型的天然气船!” “北极航路的优势巨大,可以将一两个月的运输航程缩短到15天,节省一半以上的运输成本!我们三行集团为全球的环保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现在,希望我们的船队能满载天然气,凯旋而归!” “请集团放心,我们一定会完成这次任务!”郑振泽回答道:“现在,请我们的船队启航!” 第一艘破冰型液化气船首先开动起来了,它的船首那里,DAON的船名非常显眼,这个词在韩语中的意思是所有好事都会到来。他们对这次航行充满期待。(不知道韩语怎么发音,也不会打韩语,按说船首的名字肯定是用韩语书写的。) DAON号在最前面,后面跟着的,依次是NURI号, GAON号、GARAM号、MIR号、HANBADA号、RAON号… 庞大的运输船队启航了! 对三行重工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从此以后,他们不仅仅要造船,还要涉足海上运输业,而且还是利润最高的天然气运输!他们的船只虽然因为具有破冰能力而导致了船体自重大,但是,却是在北极航行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虽然要消耗更多的燃料,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航线的缩短来弥补这个缺陷,甚至还会更加节省。 一艘艘天然气船开动了起来,一路向北,穿过白令海峡,进入了东西伯利亚海。 大块大块的浮冰漂浮在海面上,这景象,让船员们胆战心惊。 要知道,当年的泰坦尼克号就是因为撞上了海上漂浮的冰块最终沉没的,现实中的沉船可绝对没有泰坦尼克号那么浪漫,在这种冰天雪地里,一旦被撞沉,那几乎就意味着死亡。 不过,经验丰富的领航员克里卡廖夫丝毫不在意,他正在滔滔不绝地地给身边的人讲述着自己的经历。 “前些年,我一直在Rossiya号核动力破冰船上工作,在我们国内,大部分的破冰船都是核动力的,这样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我们的每一个房间里都很暖和,不过,我们也并不害怕寒冷,在86年的时候,我第一次到达北极点,对了,你知道我们的传统是什么吗?” 克里卡廖夫看向了船长崔文吉。 船员有自己特殊的仪式,比如说,对于第一次穿越赤道的海员,一般的恶作剧都是让他喝海水,那么,到达北极点的恶作剧又是什么? 听到翻译过来的话,崔文吉摇了摇头:“对不起,我们不知道,请您认真工作,给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 “我一直在认真工作啊。”克里卡廖夫说道:“你们想知道吗?” 船桥上的人都是很期待的,但是又不敢说出来,克里卡廖夫笑了笑:“我们的传统,就是脱光了在冰面上跑一圈,当然了,如果要是更勇敢的,可以跳下去游一圈。” 都说老毛子是天生的战斗民族,在这一点上,还真不是吹的,全世界也只有老毛子敢在冰水里面游泳。 “不会被冻死吗?”终于有船员问了起来。 “当然不会,在下去之前,我们都会喝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