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城的鸡鸭都是,用竹篓子挑了,沿街叫卖,和牛马这一类的大牲口不一样,卖小鸡小鸭的,倒有的是,随时随地都能买。
沈白桥从肉摊转了出去,去到了街边——猪肉被她转角就扔进了空间里,几十斤的肉,单凭她一个人,搬来搬去的也不现实。
一个小老太婆,正坐在一阶石台阶上,在沿街叫卖一篓子毛茸茸,黄澄澄的小鸭小鹅小鸡。
小动物嘛,哪有不可爱的,更何况它还叽叽喳喳的,又毛茸茸。
沈白桥看了就当即打算,弄上几只鸡鸭回去!
小时候养着可爱,长大了能下蛋,逢年过节还能添盘菜,吃的也不用多精细,碎菜叶子拌点粮食,也就是了,养着倒十分划算。
“你这鸡鸭是怎么卖的?”
沈白桥隔着篓子,指着里面的鸡鸭,打算一次弄个二三十只回去,将来就能随便吃鸡蛋。
至于如何去养?
她一个厨子,只知道一鸭三吃,却没养过家禽,可想必李氏和沈大成,他们夫妻俩能把这些活物照料好。
更何况,沈白桥还有一堆经验老道的佃农手下,请教请教,也能取取经。
老婆子抬眼看她:“三十个钱一只,母的能下蛋,要贵出五文。”
沈白桥一听这价钱,有些皱眉:“不能便宜些吗?我要的多。”
她没想到这些小鸡小鸭居然这么贵,刚刚在肉摊上买肉,也不过三十文钱。
老太婆给篓子里面的鸡鸭撒了一把碎菜叶,引的那些小禽纷纷探头啄食:“你要是觉得贵,拿粮食换也行!”
此话一出,沈白桥想不通了:怎么还能拿粮食来换?
不过,自个儿手头上确实没什么存项,银子花一块少一块,但空间里的存粮却是很多。
并且还有约莫四十张的进货单,没有兑换。
倘若能把多余的粮食,换成能下蛋的鸡鸭,倒也是不错,起码能省下一花销。
“那怎么个换法?”
沈白桥手指向了毛茸茸的小鹅。
老太婆伸出一只巴掌:“三斤粮食,换一只!”
沈白桥犹犹豫豫的开口:“粗粮还是细粮?”
老太婆的眼睛亮了起来:“你要有细粮,那一斤换两只。”
沈白桥摇摇头:“这我倒没有!我拿粗粮给你换吧,鸡鸭鹅,各十只,全都要下蛋的。”
这个价钱并不贵,如今市面上粗粮不过十文一斤,三斤红薯还能抵一斤粗粮!
而拿现钱的话,确实要三十五文钱才能换得一只小禽。沈白桥一看如此划算,当即要了三十只。
而老太婆的小禽一只也没有卖成钱,可她的脸上没有半点不高兴,反而立刻就答应下来:“成!我这就给你挑!”
她手脚很麻利,一会儿就抓来沈白桥所要鸡鸭,选的全都是大个壮实活泼的,并且还单独拿了个竹编的小篓子装上。
沈白桥看了一眼,毛茸茸,还活蹦乱跳的小鸡小鸭,觉得十分满意,她道:“你等会儿,我给你去拿粮食!”
随即,她转身去到了无人的小巷,三十只鸡鸭,按照价钱,一共是一百五十斤粮食,沈白桥就从空间里搬出了两麻袋的苞米面。
等把粮食交到老太婆手上之后,这桩买卖也就成了。
老太婆看了眼篓子里剩下的鸡鸭,自言自语起来:“这回粮食弄的差不多了,没白跑一趟,够吃上几天了。”
她一面说,一面将装粮食的麻袋归拢到身后。
除了沈白桥的那一百斤苞米面,老太婆歇身的台阶上,还有几只大包小裹,里面鼓鼓囊囊的,看起来装的也应该是粮食。
瞧对方的举动很是奇怪。
沈白桥便多了句嘴:“大娘,旁人买卖都要货真价实的,拿大钱出来,怎么到了你这儿,不要钱反而要粮食?”
老太婆听沈白桥问她缘由,便将身子扭过来,脸上露出了悲苦之色:“我老家紧挨着南省,遭了兵祸,田里的庄稼苗毁了,家里的东西也给流民抢了,一大家子眼瞅着没粮食下锅,不得已,只能家里的小鸡小鹅,换点粮食。”
丁点大的小鸡小鹅,自然是没人抢的,吃了也不抵饿——实在是太小了,连皮带毛算在一块,都没有二两肉。
沈白桥心说,怪不得,这人宁肯要粮食,不要钱了。
毕竟,田里没了庄稼,秋收也就没了指望,又正是春夏交接,青黄不接的时候,野菜都老了。
钱不能当饭吃,粮食反而能管饱。
“那你们的日子过得也挺苦的……大娘,我也帮不了你许多,你再给我拿十只小鸭,我给些钱吧,也好拿着去买些别的东西。”
沈白桥取出了三吊钱,递过去给那大娘。
她也有心帮对方一把,可惜心有余,力不足,沈白桥还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呢,也只能做到这个份上。
“啊,这可谢谢你了!”
大娘连连道谢,又给沈白桥抓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