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之前,乡试是由直隶府和各省政院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直隶府、省治所在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又叫乡闱。”
“改制之后,乡试仍是地方考试,但由各省教谕局负责组织,考试地点在各府治、县治所在地,每年举行一次,考试的试场设在各中学堂,考期仍保留在秋季八月。”
“与以往不同,因被选入国子监的生员可直接参加会试,故而参与乡试的只有本省科举生员。”
“改制前,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
“改制后,因考生数量增加,有常科书院的若干学堂充当考场同时进行考试,且每个考场的人数减少,故而每个考场仅设有主考二人、同考二人。”
“考官皆由所在地常科书院的讲席临时担任,考官分派也是抽签决定,避免作弊。而且,被设为考点的常科书院也会另设考点主考官二名、同考官三名。”
“与过去一样,乡试考试仍分三场,但时间更改为八月十三、十四和十五日进行。”
“乡试考中的叫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仍叫乙榜,仍称乙科。”
朱元璋听到这里,缓缓睁开眼,补充道:“咱记得,因乡试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似乎乡试放榜后,有些地方官员还会主持鹿鸣宴,席间共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爹说的没错,改制后,统一由地方上的府教谕局主持鹿鸣宴,且宴会费用有定额。”
朱棣说的口干舌燥,轻轻咽了一口唾沫接着道。
“宴会结束后的第三天,省教谕局会根据朝廷的安排,把举人分往本省各常科书院进行为期五年的学业。”
“常科书院,即大学堂,属于朝廷府学,京城、省城、府城皆设有,乡试及第者方可入学,学员名举人,俗称孝廉,学制五年。”
“前两年九科全学,从第三年开始择一科专修,第四、第五年精修专业。会试前,众考生根据所修专科报考科目,会试时只需参加对应科目之试即可。”
“为了对接科举考试的九个科目,培养生员的中学堂开设有九门必学功课,而培养举人的常科书院则设有九科功课。”
“常科书院的每科皆设有若干门类,如术数科下设算术类、格物类、炼丹类、堪舆类、天文类等多种门类,每门类下分为若干专业学问,如格物类下分光学、力学、声学等学问,堪舆类下分地质学、地形学、气候学、海洋学等。”
“书院免收学费、书本费,但食宿费等个人生活费用自理。书院允许学子复读,但年龄上限不得超过五十五岁。”
朱棣说到这里,想起了另一件事,补充道:“高煦在后面提到,将国子监更名为国子监常科书院,从此监生级别等同于举人。”
“嗯。”
朱元璋发出一个声响表示在听,接着再次闭目养神。
“故而,改制后监生有三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贡生,官宦子弟入监的称荫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此三类监生若在学习期间表现恶劣,会被除名。”
目前,监生可以做官,往往是临时替补急缺的岗位,由此步入仕途。
亦或者参加会试,考取进士功名。
按照朱高煦与朱棣之前商量的设想,朝廷未来将会施行官吏一体化,每年十月份举办一次大明吏员考试,简称吏试,吏试及第者将成为拿朝廷俸禄的吏员,从此踏入官场。
举人与监生也可以直接参加大明吏员考试,通过考上吏员做官。
由于“大明吏员考试”的牵扯面太大,朱高煦在科举革新章程草稿里只是简单提了几句,没有细说,故而朱棣此时没有提及,而是跳了过去。
“常科书院的学子们,在书院学习的后两年的第一年、第二年的前半年,皆会按教谕局培养计划,分派到各乡镇担任临时的事务官吏,积累办事经验。”
“凡是在地方上的常科书院学满五年,且进学期间不曾犯下重大过错的学子,皆会得到由省教谕局统一印制颁发的举人名籍,正式获得举人功名。在国子监常科书院的学子亦是如此,只不过名籍由礼部教谕总局颁发。”
“有了举人功名的学子,便可参加会试。”
朱棣说到此处,稍作停顿,见朱元璋还在闭目养神,便接着往下介绍。
“改制之后,会试每年举行一次,其他变化不大,仍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考期仍在春季二月。”
“由于科举科目改为九科,故而会试改为九场,共计三天,分别在二月十三、十四、十五日举行。”
“与以往不同,由于参加会考的人数庞大,所以会试考场设在天下各个常科书院,有资格参加考试的皆是在常科书院进学满五年的举人。”
“与改制前不同,虽然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但是由于考场缩小,场地增多,故而每个考场的主、同考官仍与乡试一样皆有两人,但被选为考点的常科书院另设考点主考官二名、同考官三名。”
“考虑到各地域文化程度不同,学子接受的教育及培养成果也不同,为了公平公正,礼部教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