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征税官上任(1 / 2)

“这样好了,擅长做布鞋与擅长做皮靴的鞋匠各请一名。最好现在就能请过来,我与他们交谈后,画一些图纸给他们,照着图纸做就行了。工价方面,可以高出市场价三成。不一定要请名气大的人,只要有真本事即可。”

周文景细细叮嘱了几句。

请工匠,那些名气大的工匠要价高得离谱。

而且那种人心高气傲,很难管理。

他完全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

“行,我立刻去办!”

老陈出去请鞋匠了。

周文景则找来纸和笔,设计了两款鞋子。

这两双鞋子结合了部分现代鞋子的时尚元素,又不失古风。也算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吧。

是否受市场欢迎,只能等它们造出来,投放到市场上才能知晓。

……

小半个时辰后,老陈找来了四名鞋匠。

布鞋与皮鞋匠各两名。

“东家,我特意多找了两名。您可以从中挑选两人,淘汰两人。若是都不满意,我再去找。”

老陈凑到周文景耳边小声道。

“你办事很周全,很好。”

周文景对他竖大拇指。

与四名鞋匠交流后,选了两名合心意的。另外两人各付十文钱路费钱,打发走了。

“我要你们连夜赶制这两款鞋的鞋面。做好后,拿来我店里,我给你们鞋底,并且现场教你们怎么制作。”

周文景把图纸给了两个鞋匠。

打发走了鞋匠,索性让老陈也早点下班回家了。

周文景则是关上店门,开始熬制橡胶,制作鞋底。

选择染料时,他特意选了两种。

一种是明黄色,一种是黑色。

明黄色的鞋底准备用来制作女鞋,色彩鲜艳,更受女性喜欢。黑色的鞋底则用来制作男鞋,深沉稳重,彰显大气与厚重。

由于昨天买回来的橡胶并不多。

做实验用了一部分。

所以他总共只造出了五双鞋底。码数选的是大众其数,女鞋三寸,男鞋42码。

这个时代的女子,基本都缠足。

也就是所谓的三寸金莲。

“可惜天然橡胶太少了,得想办法多买一些回来。答应了县令,明早到县衙门报到,不能失信。与老渔翁约定明天出海的事情,只能取消。”

周文景特意赶去海边的小渔村,告诉老渔翁,明天不能与他一起出海了。

不过他可以出钱请老渔翁帮忙弄一些天然橡胶回来。

有钱赚,老渔翁倒是没拒绝。

……

第二天清早,周文景赶到县衙门报到。

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古代衙门的真实面貌。

从外面看,有些破旧。

历朝一向有官不修衙的传统。这也是为了表示自己为官清廉。

明太祖时期,治理贪官污吏极严。

杀掉的贪官数不胜数。

就更加没人敢顶风作案。

县衙门除了破旧,它的围墙也很有特色。两扇墙壁像个八字一样,向外张开。

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进了衙门,是一条不算太长的走廊,墙壁上刻着为官之道的警世诫语。告诫为官者,不能贪赃枉法,不能胡涂断案,不能畏惧强权等等。

这块墙壁称之为照壁。

是县衙门在外人面前竖立的一个廉洁公正形象。

再往里面走,就是县衙门的大堂与六房办事机构的房间了。

至于后面,那是县令生活起居的地方。

县衙门的布局,一般都是前衙后邸。

站在外面,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公堂内的海水朝日图,以及公正严明大匾。

周文景走进这里面,隐隐感受到了权力的威严。

“看什么呢?找人还是干什么的?”

一道冰冷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周文景转身看去,只见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官吏正站在他的身后不远处。

“哦,我找县令大佬爷。”

周文景答道。

“县尊可不是你想见就能见的。说吧,有什么事?”

年轻官吏上下打量了周文景两眼,并没有看出令他忌惮的东西。

至少从衣着、气势方面,他敢断定周文景就是一个小老百姓。没什么大来头。

经常有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老百姓,跑进县衙门想要告状。

这倒也没什么。

可是那些人一张口就要找县令。

他们也不想想,县令乃是一县之长,岂是普通人想见就能见的?

胥吏们遇到这种人,往往会把他们赶出去。

“周先生,你来啦!”

这时,康师爷正好前来找县令谈事,一进门就看到周文景,他赶紧笑着打招呼。

别人不知道周文景对县令的重要性,他可是非常清楚。

“见过康师爷!”

那名胥吏连忙行礼打招呼。

“我来接待周先生,你去忙吧!”

康师爷挥挥手。

仗着是县令的第一谋士,康师爷在县衙内基本上横着走。

即便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