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和一大爷易中海的小小一怼于李林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小插曲。反正李林骑着自行车进入轧钢厂大门的时候,便已经将这件事彻底忘在了脑后。
对于六十年代初重工业厂区的风貌,李林眼下自然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过要说多么震撼,那肯定就是扯淡。
穿越前李林就是能源化工行业的员工,具体职业是化工仪表,一直在煤化工行业里混,工厂主要生产的是尿素、硝基复合肥、乙二醇、甲醇之类的化工产品。
眼前出现在李林面前的这座第三轧钢厂,虽然和李林穿越前的化工厂不同,但使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却都是煤炭。
这种情况下,整个工厂的好多部门与生产车间于李林来说,就非常的熟悉了。
当然,眼下工厂技术的落后程度和后世李林呆的超大型国有企业化工厂那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特别是仪表装置方面,那更是差距惊人,基本就是天上地下的距离。
毕竟这方面李林还是很有发言权的,穿越前自己的老本行就是这个吗,眼下看到了熟悉的工厂环境,注意力自然自觉不自觉的往设备上瞅。
结果呢,自然让李林大为失望。
变送器那是一个没有,流量计、液位计、压力表都是傻大黑粗的指针式。几乎所有阀门都是手动开关的,只有极个别重要的阀门换成了气动式,电动执行器更是一个也无。
气体报警、火灾警报、监控摄像头连个影子都看不见,看样子自己这回是不可能在中控室的大屏幕里看到某些男女职工的激烈对抗了(真事儿!亲眼所见)。
不过想想也是,后世重化工厂必备的DCS(分布式集中控制系统)根本就是没影的事儿,简单点儿的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最早得到一九六九年才会在镁国诞生。
当然李林也就是“怀旧”一下而已,反正现在自己是后勤科的副科长,又不在生产一线工作。要操心也是生产科的人去操心,自己只要搞好后勤方面的事情就行了,是吧?
……
“杨厂长你好,我是今天过来咱们第三轧钢厂报道的李林。”
一间看起来就很有浓浓历史风的办公室内,李林站在办公桌前表情严肃的说道。
眼下手续已经全部走完,按照惯例自己得来厂领导这里报道一下。按照官方说法,这应该叫做“某种谈话”。
毕竟以后自己就在杨厂长的手底下混了,见面拜访认识一下自然是必要的事情。
放下手中的钢笔,杨厂长打量了一下站在自己面前的李林,随后笑着说道:“你就是今天来咱们轧钢厂后勤科报道的小李啊。不愧是顺天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果然是一表人才啊。”
说完,杨厂长从办公桌后起身,走到李林身前说道:“来来来,小李来这边坐,咱们两个聊聊。”
既然厂长有请,李林自然恭敬不如从命了。跟在杨厂长的身后,两人在办公室左边摆放的沙发处坐下,随后简单攀谈了起来。
……
半小时后,李林走出了杨厂长的办公室,径直向着楼道另一侧李副厂长的办公室走去。
拜会了杨厂长这个第三轧钢厂的首席大BOSS之后,李副厂长这个二号人物自然也少不了。
甚至在开有“上帝视角”全知挂的李林眼中,李副厂长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更在杨厂长之上。
毕竟眼下已经是一九六一年底了,距离那个时候已经不远。自己既然身处时代的浪潮之中,自然也该适当的早做准备。
而且也不光是李副厂长,之后李林计划还去拜会另一位郭副厂长。这位爷虽然在李林“全知挂”里没啥存在感,但眼下可是第三轧钢厂的三巨头之一。
不过搞好关系,至少也不能怠慢了不是?
反正等到这一圈见完领导下来,时间已经到了中午,该是时候吃午饭去了。
……
“李科长您回来了啊,现在该吃午饭了,科室的人都去食堂了。”
刚刚走进后勤科的门,一个清脆的女声便响了起来。这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名字叫刘婷,是后勤科的一名普通科员。
刘婷中专学历,之前主要在后勤科的公共办公室内干干整理文件、写写材料、做做报表、统计台账等工作。
嗯,目前来说,她算是李林的直属下属。
“嗯,我就是回来拿饭盒的,小刘你也赶快去吧。”
李林点了点头,随后走到办公室深处一处窗户正下边的工位。那是李林今天报道后新分给自己的位置,周围几平米内都是空置的,和别的普通科员的工位有一段距离。
眼下办公环境还是比较紧张的,只有正科一级才有独立的办公室。像李林这种科室副职,也只能在公共办公室凑活一下了,顶多周围给的空间大上一点。
桌子旁边靠窗挨着墙的位置有一扇老旧的木柜子,李林今天新发下来的个人物品现在就放在柜子里面。
其实也没啥东西,不过是两身冬季工装(棉衣)、一身春季的工装、一双棉鞋和一双单鞋、一个铝制饭盒与勺子、一双筷子、一个搪瓷碗、一个搪瓷查岗、两条毛巾、一个搪瓷脸盆、两双白色的线手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