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开窑,似玉、非玉、而胜玉!(1 / 2)

第二天,雨还在下着,不过小了很多。

山村的景色本就美好,在雨水的洗礼下,树木仿佛翻新了一般,更显得绿意盎然。

赵辰开启直播,网友们纷纷进入到直播间之中。

【大师,汝窑瓷烧制好了吗?】

【等着开窑揭晓结果!】

【虽然我买不起,但是不妨碍我看的津津有味!】

【这种顶级手工工艺,已经属于奢侈品的行列了,普通人根本买不起。】

【是啊,华夏传统工艺雕刻、刺绣、瓷器、顶级汉服才是真正的奢侈品,都是手工艺人一点一点做出来的。国外那些奢侈品感觉都是智商税!】

直播才一打开,网友们就聊的格外的热烈。

赵辰站在工作间的门外,在屋檐下看着雨景。

“汝窑瓷快要烧制好了,马上就可以查看烧出来的效果。”

“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会怎么样。”

赵辰对直播间的网友们说道。

他望着雨景,思绪飘荡,似乎陷入了一片回忆之中。

“靖康之难的时候,金兵大举入侵,汝窑工匠们走的走,逃的逃,其余的工匠全部变成了金兵的刀下亡魂。”

“之后,汝窑瓷开始消失,精美的汝窑瓷打破一件少一件,很难再还原。”

“大家可能不知道,一直到今天,工匠们还是不能完美的还原南宋时期的天青色汝窑瓷。”

赵辰悠悠讲述道。

听到赵辰的话,网友们顿时面露惊讶之色。

什么?

现在的手工工艺,居然不能还原最古老的天青色汝窑?

这么离谱的吗?!

接着,赵辰的声音继续从直播间中传出:

“不管是元朝的皇帝,还是明朝的皇帝,都心有不甘。”

“他们就给瓷工下令,必须复原雨过天青之色的汝窑瓷。”

“于是,他们在汝州重建了更大、更多的窑口,网罗天下最优秀的工匠,试图还原真版天青色汝窑,但全都失败。”

“倒了清朝之后,乾隆不信邪,传下圣旨,又在汝州修窑烧瓷,复现传说中的‘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袭、芝麻支钉釉满足’的绝世汝瓷。”

“但最终烧出来的瓷器色不正、形不整,结果也是失败。”

“其后,仿制天青色汝窑就成了瓷器行业的一大难点,由于技艺失传,千年来从未有人真正复刻过真版的汝窑。”

“到了今天也是如此。”

雨继续下着,赵辰回到工作间,关闭了窑火。

大概还需要等待一两个小时,窑炉里的温度就会渐渐冷却,也就可以开窑验瓷了。

【真的假的,赵师傅,这是不是太夸张了!】

【是啊,不是很多地方都要汝窑瓷卖吗?】

【我这边还有汝窑瓷的工厂呢!】

【难道说最传统的天青色汝窑瓷真的失传了吗?】

网友们纷纷发弹幕道。

现在赵辰的人气很高。

而且,他是以瓷器手艺人的身份在网上爆火,所以,很多观看直播的观众对瓷器都有些基本的了解。

柳翰林也在看赵辰的直播。

华夏现在烧制汝窑瓷的手艺人中,柳翰林的地位最高,在瓷器市场上颇受尊敬。

柳翰林听着赵辰的话,频频点头。

接着,他也发了一条弹幕:

【赵师傅说的不错,一千年来,从未有手艺人能够真正还原南宋汝窑瓷的原貌,历朝历代的人不断地尝试,但也只是勉强接近汝窑“青如天”的境界。】

柳溪看到柳翰林在赵辰的直播间发弹幕,水润的双眸中顿时浮现出一抹惊讶。

柳翰林算得上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物,并且沉浸在汝窑瓷几十年,很少会被外界的事情影响心态。

而现在,柳翰林显然是很喜欢赵辰的直播内容。

甚至平日里手机都很少用的他,还拿出笔用手写输入法的方式发弹幕应和。

“不会吧!”

“我爷爷也爱看赵辰直播?这算粉丝吗?”

柳溪觉得这场景很有趣,心里暗暗想着。

不仅是柳翰林,不少玩瓷器的人也在直播间发弹幕赞同赵辰的话。

【现在的工艺师傅不断完善手艺,但是距离最传统的汝窑还有差距。】

【宋朝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巅峰,一千年来后人不断尝试着恢复汝窑的辉煌,但是距离极品汝窑总是差一些。】

【现在的汝窑已经很辉煌了,不追求顶级工艺的话,汝窑瓷的发展很不错。】

【每年汝窑瓷都有一场交流大会,各地的工艺师傅齐聚,交流汝窑最好的炼制方法,希望将来能有人还原出最原始的天青色。】

看着这些弹幕,其他网友也都是频频点头。

这么一看的话,赵辰说的完全都是对的。

大师就是大师。

又是等了一会儿,窑炉的温度渐渐冷却完毕。

赵辰戴上隔热手套,拧开了窑炉的铁门。

顷刻之间,一股亘古沧桑的炙热气息扑面而来。

这气息中混合着一些烧釉和泥土的清香,让人只觉得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