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回去,不得耽误你忙正事?”
陈平安一笑置之,转头望向酒肆外边,人来人往,过客匆匆。
下酒之物。
月光,美色,荤话。
故乡,思念,梦想。
陈平安等仙尉慢悠悠喝完酒,三人一起离开酒肆,仙尉磨磨蹭蹭,一想到还有那么远的路要走,就恹恹的,没什么精神,所幸曹仙师还算善解人意,拐出官道,在那芦花浅水边,让小陌抓住仙尉肩头,陈平安自己则施展水云身,一同返回京城。
三人来到一处门脸儿半点不彰显身份的小道观。
仙尉一边啃着小陌帮忙买来的烧饼,两张卷在一起,梅干菜肉馅的,好吃,还管饱。
陈平安双手笼袖,站在这座京师道正衙署的外边街道上,好像不着急入门拜访。
小陌见自家公子没挪步,就稍稍上前几步,弯腰低头看那块立在台阶旁的石碑,立碑人,是如今大骊王朝崇虚局的道门领袖,按照碑文记录,一长串的头衔,三洞弟子领京师大道士正崇虚馆主歙郡吴灵靖。
之前跟宁姚路过此地,陈平安还纳闷这个吴灵靖是谁,怎么就能够领“大道士正”衔,管着大骊朝廷数十位道正,等于是直接与神诰宗划清界线了。后来在京城钦天监那边翻阅档案,才知道原来是当初青鸾国白云观的那个中年道人,按照如今大骊官场的法,此人之所以能够一步登天,住持崇虚局事务,是陪都礼部柳老尚书的鼎力举荐,同乡之谊嘛,鸡犬升天,合乎情理。
不单单是崇虚局,其实连同大骊译经局的那位白衣僧人,获得三藏法师头衔的佛门龙象,一样出自青鸾国,来自白水寺。
仙尉含糊不清道:“曹仙师,来这边做什么?”
陈平安道:“闲逛。”
仙尉又问道:“那咱们怎么不进去?”
陈平安无奈道:“不得先等你吃完?”
仙尉哦了一声,根本就不知道匾额所谓的“京师道正衙署”,是个什么来头,只觉得这么个半点不气派的小道观,小门小户的,都吓唬不了自己这个假冒的道士。
仙尉吃完,拍拍手,“走,瞧瞧去。”
小观的门房,是个小道童,陈平安自称是道录葛岭的朋友,前来道观讨杯茶喝。
一听是葛道录的好友,小道童便放行了,不然自家道观并不接待寻常外人。
京师道正很快亲自相迎,是一位金丹境的老修士,手捧拂尘,打了个稽首,神色恭敬道:“见过陈山主。”
陈平安作揖还礼,笑道:“叨扰了。”
老道正笑道:“哪里哪里,陈山主大驾光临,是道录院的荣幸。”
领着三人在一间屋内落座,老道人让衙署道士给三位贵客端来茶水。
老道正轻声问道:“听闻陈山主在剑气长城修行多年,期间可曾与那位坐镇天幕的白玉京圣人,有过论道,切磋问?”
是那白玉京五楼十二城中的神霄城城主。
陈平安摇摇头,“只是遥遥打过照面,与那位老神仙并无交集。”
其实是一件遗憾事。
以后游历青冥天下,肯定会去神霄城做客的,当然只是字面意思的登门拜访。
至于紫气楼之流,另当别论。
老道正点点头,等到这位陈剑仙喝过茶水,询问自己能否在道观里边四处走动,老人笑着这有什么不可以的,陈山主随便走,随便看。
陈平安带着小陌和仙尉走出屋子,老道士站在门口片刻,之后就忙自己的事务去了。
陈平安来到一棵古柏树下。
仙尉好奇问道:“小陌,京师道正是个什么官?”
小陌道:“管着大骊京城所有道士的道士。”
“好大官!”
仙尉吓了一大跳,心思急转,试探性问道:“小陌,能不能让曹沫帮我求份道士度牒。”
小陌摇头道:“你自己去与公子此事。”
蓦然清磬几声。
陈平安回过神,收起思绪,道:“走了。”
离开道观之前,陈平安找到那位京师道正,结果发现除了葛岭之外,京城词讼、青词、掌印在内的诸司道录,都在道正大人这边的署房待着,好像就在等陈剑仙的露面,陈平安也只当不知这些道录的看热闹心思,笑着告辞离去。
之后带着小陌和仙尉来到崇虚局,因为是译场所在,又是大骊敕建的新建衙署,故而相较于那座岁悠久的道观,就要显得更有威严了,所以仙尉就一路走得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喘。小陌打趣一句,需不需要我帮你与公子一声?仙尉听出言外之意,嘿嘿笑着回了一句,小陌,你家是不是有片竹林啊?小陌有些茫然,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
陈平安最后脱了布鞋,坐在一片禅房外的木板廊道中,小陌拉着仙尉坐在台阶上。
陈平安双手叠放在腹部,开始闭目养神。
安心法。头陀法。持戒苦行。
家乡有句老话,石崖上耕田。
是用来形容某个穷人的困顿和勤劳,到了一种夸张的地步。
不知为何,陈平安第一次在书上接触那桩佛门公案,看到磨砖成镜四字,就会没来由想起这句家乡谚语。
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