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李瑜(1 / 2)

剑指东南 我叫张老三 1191 字 2022-05-02

琴安的街道铺满了错落的青色石砖,每一块石砖都被岁月洗礼的十分光滑,街道上穿行的马匹带起一阵阵的“哒哒”声。

未曾来过皇城的人,无法想象这里的繁华,这里的庭院丹楹刻桷 ,无不彰显着建筑匠人的伟大,也代表着庭院主人的富贵荣华。

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主路连接着支路,纵横交错,各式马车川流不息,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正所谓“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

琴安不仅是云境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达官显贵的安乐窝,坊间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买不来的珍稀货,只有逛不完的琴安街”。这句话要表达的不仅仅是琴安的繁华,更重要的是要表达这里财权的地位,只要有钱就没有买不来的东西。这句话在民间一直也不是什么夸赞琴安的话,一般在百姓口中都是用来讽刺城内财权奢靡的。

一个城市不论有多么繁华,都会有底层的民众,不可能人人都是达官显贵,而且一个城市越繁华,富和穷的两极分化就越明显,如果真正的去了解琴安这座城市中各阶级的生活,你会明白什么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李瑜便是这皇城众多底层民众的一员,他属于底层中的最底层——乞丐,也就是人们口中的“要饭的”。

皇城之繁华你无法想像,皇城中乞丐的数量你也无法想象,不管是什么职业都存在着岗位竞争,乞丐这个“职业”当然也不例外。李瑜便是这个职业里竞争力最弱的,因为他只有十三岁。

淳安路应该是琴安最不繁华的街道了,这里没有什么大的店铺,大的酒楼,只有一个小茶馆,一个小典当行和一些卖馒头包子,蔬菜水果的小摊。

对了,最重要的是这里还有一个青楼。

按李瑜的说法,这是一个专业的“卖身不卖艺的青楼”,里面没有高雅的装潢,也没有能吸引人的歌舞,这里只是一个能满足人们原始欲望的带顶的房子。李瑜称这里为“‘百花’盛开的大花园”,只是里面的花开的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

不能怪李瑜过于早熟,从小便游荡在各条街上,每天见识着各种各样的人,听着各种各样的话,没人去教他什么才是他这个年龄该了解的,什么是不能了解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长期混迹在市井中的他和同龄孩子相比绝对是不一样的。

乞丐间的竞争也是很大的,就像摆摊儿一样,没有实力,就没有好的摊位。在乞丐这个“行业”里,李瑜就像那些弱势的摊贩一样,只能坐在这条人烟最稀少的街上行乞。

这条街上大部分人只能说是尚能温饱,没有几个人会去施舍李瑜这样的乞丐,而且有些人有了富裕钱还要去“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里坐一坐,哪会平白无辜的扔在乞丐的碗里。

虽然没人给钱不过附近的一些心善的大娘蒸出馒头之后会扔给他一两个,李瑜也不用担心自己被饿死。他就这样每天坐在街上看着过往的行人,看着他们神态各异,李瑜觉得也挺有意思的。

李瑜曾经也试着找一些小酒楼,小饭馆做个店小二,端端茶,送送水什么的,可是谁会去要一个身形还不如正常七八岁孩童的店小二呢。

自李瑜记事起,他的身边只有一个半聋的婆婆,那不是他的亲婆婆,他的父母是谁不得而知,李瑜只是半聋婆婆在路上捡来的,在李瑜六岁时,半聋婆婆被一场风寒带走了性命,留给李瑜的也就只有这乞讨的“技艺”了。

今天天气不错,晴朗的阳光里伴着徐徐的微风,这北方的夏季本就不是那么炎热,再加上凉爽的微风,这样的天气简直是好极了。

李瑜和往常一样靠墙坐着,一腿平放在地上,一腿微微弯曲,面前放着半个破碗,碗的那一半去哪了他也不知道,这半个破碗还是半聋婆婆的遗物呢。

淳安路的小茶馆门前停着一辆华丽的马车,马车四面丝绸包裹,镶金嵌宝的窗牖被一片蓝色的云锦遮住。

此时的李瑜正望着那马车出神,他很想看看马车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他想掀开那云锦的窗帘,看一看里面是不是像临街那几个小混混说的那样连椅子都是包着金丝,镶着白玉的,少年的好奇心总是很重的。

李瑜正看得出神只见从茶馆里面走出来一行人,几个家丁模样的壮汉簇拥着一个小姑娘走了出来。那小姑年穿着华丽,一身蓝色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披淡蓝色的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

隔着一定的距离李瑜也看不清那被簇拥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姑娘长的什么样子,而且那一行人出来之后李瑜赶忙就将视线转移到了别的地方,因为他真的看见过一个乞丐就因为盯着一个在青楼争风吃醋失利的富家少爷多看了几眼就被暴打了一顿的事件,所以他才将视线转移,他可不想平白无故挨顿毒打。

李瑜将视线聚焦在他面前的菜摊上,但是马车离去渐远的声音迟迟没有传来,李瑜很是纳闷,他慢慢的扭过头去看了一眼,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只见那个姑娘带着几个壮汉向他这个方向走来了。

“完了,玛卖批,这下完了,让你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