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番外(1 / 4)

世界会议在大梁城中召开了七日。

这期间, 大梁城中的书商们都乐开了花。由于此次盛会,他们这个季度的销量翻了几番不说,镜书坊更是直接和好几个小国的王室签订了大单, 一笔就是上万两的银子啊!

可能有人会奇怪, 镜书坊赚钱,那他们不该眼红吗?怎么还高兴呢?

按照道理来讲, 看同行赚钱, 书商们的确会比自己亏钱还心痛。但段然不愧是在王府工作了这么多年的老人,就算在经过上次联合状告城中书商后, 镜书坊已经成为了大梁城内独树一帜的庞大书坊, 再加上有着晏河清这面响亮的招牌, 一天的销量都能抵得上同行十天半个月的,可老管家也提点过他, 人不能一直这样硬气下去。

就算背后有景王府作为后台,无论在哪一行, 想要自己一个人做生意都是行不通的。

所以在深思熟虑之后, 段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要和城中的各大书商合作。

卖一本书的确赚不了多少钱,一百本也不值一提,可是卖一万本呢?

如果卖十万本, 甚至更多呢?

这样庞大的数量, 尽管镜书坊历经数次扩张,印刷工坊的工人数量已经比最初增加了三倍, 也是绝对无法独自承担的。段然深知有财带着大家一起发才能长远的道理,因此在得知这次会议即将在大梁城中召开时, 他就第一时间向景星阑禀报了自己的想法。

景星阑很支持他的决定, 但也说了, 这件事不好办, 作为牵头人必须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段然本以为他会另找亲信来负责此事,没想到最后景星阑却直接告诉他:“乔镜说你这段时间干得不错,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好好干。”

段然一方面受宠若惊,一方面又觉得,绝对不能辜负晏大人和王爷对他的信任。因此,在那帮外国人来到城中的前一天,他邀请了城中各大书商的老板来到一家茶馆,包下整个包间,秘密商讨了一个下午。

谁也不知道他们在里面签订了什么协议,反正那天从茶馆里出来后,所有老板们的脸上都挂着兴奋的笑容,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段然站在楼上,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却想到了那封署名为晏河清的信。他替这位大人卖了数以万计的书册,却还是第一次收到对方的亲笔来信。

在信上,乔镜如此写道: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镜书坊开业至今,已不再是晏某一人的书坊,将来肯定会有更多创作者的作品被印刷出来,借由这个平台传播到世界各地。此乃圣人之举,还望段先生能不忘初心。”

这是敲打,也是告诫,段然反复看了几遍这一段,最后郑重地将这封信珍藏起来,决定留作子孙后代的传家箴言。

在茶馆里,他也是这样告诉那些书商们的。

在即将到来的盛会中,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不局限于赚钱销货了,而是文化输出,是给那些仍处在蛮荒时代的人们传道受业——古时兵书上都说打仗要师出有名,做生意自然也是一样。

用坑蒙拐骗办法赚钱的人都是乌合之众,能因为利益合作,也能因为利益反目成仇,但像他们这样的“仁商”就不同了,人为财死不错,可是除了利以外,名也同样重要啊!

被段然狠狠打了一针鸡血的书商们,在这七天内充分发挥出了这么多年混迹江湖的忽悠功力,哪怕中间隔着语言和文化习俗的障碍,也丝毫不能阻挡他们的热情。

他们要卖书!

要为国争光!要把大梁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去!

什么“满十本送免费书卷一张”、“一百本赠十本”,各种满减活动齐上阵,把来买书的外国人绕得脑袋都大了,十根指头加脚趾都用上了也算不过来,只听到满耳朵的“便宜便宜,买得越多越便宜”,稀里糊涂地就掏了钱,带着一袋袋的金银珠宝过来,载着满车的书籍离开。

关键是,两方人各取所需,都觉得自己这笔生意赚大发了。

在那些外国人们离开的那天,那些书商老板们共同邀请段然去城中最大的酒楼“望月乡”赴宴,说是要好好感谢他给了他们这次共同富裕的机会。

饭桌上,觥筹交错,每个老板都起身轮流向段然敬酒。席间段然红光满面,意气风发,他来者不拒,一直喝到月上中天,在座各位都酩酊大醉,歪七扭八地躺倒了一地。

但酒量极佳的段然仍保持着三分清醒,他起身靠在窗边,吹着冷风,望着窗外河流上泛起的凌凌波光,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打算醒醒酒。

不知现在王爷他们,究竟身在何处呢?

听着夜空中烟花绽放的声音,他浑浑噩噩的脑袋里忽然冒出这样一个问题。

是像《入江湖》中的神仙眷侣那样,打马长歌,快意天涯,还是就像《云茶山居》里写的,在大梁一处青山绿水的地方,隐姓埋名,过一辈子普通人的生活?

段然很尊敬乔镜,但相比之下,他更佩服王爷的举动。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抛下自己的一切,与所爱之人相伴终生的。就算段然知道,如果王爷继续在京城呆下去的话,以他目前的地位肯定会被朝臣们针对,就算现在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