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无月,十七日上午,平安京皇城御庙、门院冷宫:
平安京皇室御庙,门前挂在很大的牌匾,原木色的院门不加粉刷,显得古朴庄严。
此处是皇室之地,是皇室御庙,是历代天皇出家的地方,也是平城上皇出家之地。
皇室御庙中的银杏树,长得高大挺拔枝繁叶茂,虽然经历了十五之夜的风灾,仍屹立不倒。
正子内亲王出事,平安京经历风灾,嵯峨天皇没少忧心的,但平城上皇的安危,嵯峨天皇也甚是挂念。
皇室的御庙位于大内里,在皇城范围内,相对的安全。
嵯峨天皇特地派人查看了御庙的情况,查看了平城上皇的情况。
虽然说平城上皇是兵变失败后被迫出家的,但嵯峨天皇只是狠狠处理了药子兄妹两人,以及因叛变受牵连的人,对平城上皇倒是礼待有加。
平城上皇虽然出家,但仍然保留上皇的待遇。
御庙内,平城天皇深居避世,平日三步不出房门,生活简朴之极。
对于嵯峨天皇的礼遇,平城天皇总是敬而远之,谦虚礼让。
但越是这样,嵯峨天皇越是觉得这位上皇,这位皇兄——不妥。
是什么地方不妥呢?说不出来。
但自己的直觉总没有错的,嵯峨天皇不得不对御庙加派了守卫。
除了平城上皇,还有一个人,嵯峨天皇不得不上心的,这就是他来到这里的原因。
门院冷宫外,嵯峨天皇走得太急了,扶着墙轻轻的喘着气。
这里有一个人牵动着嵯峨天皇的心,不过来看看,还是放心不下。
门院冷宫内,昔日天皇的嫔妃、女嬬,没有高贵的出生身份,没有子嗣的她们,如今都是出家人,能留下性命,得以温饱,已是恩赐。
嵯峨天皇关心那个人,却未敢向她走近。
透过厚重门院的缝隙,嵯峨天皇探头张望。
为什么不进去,这么鬼鬼祟祟的?
跟着嵯峨天皇身后的侍卫阿来心中疑惑,却不敢多说。
门院内,人很多,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洗衣、晾晒、摘菜……
她在哪里?
嵯峨天皇眼中带着焦虑。
是她,是她吗?
目光就再也不能在她身上离开,粗布麻衣不能掩盖她脸上的坚韧。
嵯峨天皇还记得原本她的秀发乌黑光亮。
曾经也想过,当她老去时满头白发的样子是否也仍旧秀美动人,现在应该都看不到了吧。
进了门院,都必须剃光头。
嵯峨天皇偷偷的望着门院内,专注在她的身上,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的印记,却不能磨灭她眼中的光。
嵯峨天皇看到她撸起衣袖在洗衣,然后转头向身旁的人说话、微笑。
岁月静好,可惜这静好是在冷宫之中
远远的望着她,看到她安好,嵯峨天皇静静的转身离开,离开了门院冷宫。
嵯峨天皇不想打扰她的生活,也无颜面对她。
若不是自己多嘴,她也不会沦落到这来。
阿来看着嵯峨天皇皱着眉头,愁眉不展,什么也不敢多问。
主子的性格,他太了解,嵯峨天皇的心事都藏在心中。
对主子的事,无论多么好奇,多么关心,都不该多嘴。
嵯峨天皇心中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阿来不是第一次陪嵯峨天皇到门院冷宫来。
这门院冷宫中,嵯峨天皇关心的那个人,阿来自然也是认识的。
那是嵯峨天皇的父皇——桓武天皇的女嬬“百济永继”。
只是,为何嵯峨天皇对她,如此上心呢?
这内情,阿来就不清楚了。
嵯峨天皇对“百济永继”如此上心,却又似乎害怕见她,害怕她知道他来见她。
每次,到门院冷宫来,都是如此的避忌着。
这又是为何呢?
阿来心中是疑问重重,好奇得很,却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八卦。
看着嵯峨天皇满脸的不开心,他甚至连话都不敢讲,生怕一不小心激怒了主子,气会撒在自己头上。
阿来默默的跟在嵯峨天皇身后,不敢言语。
秋风呼呼,将地上的落叶卷起,银杏叶被随着风,沿着宫墙的墙角向前横扫过去。
两人走在风中,风从身后吹来,将人和落叶都向前推。
仿佛秋风都在下逐客令。
那感觉是凄然……
秋风配着凄然……
气氛特别悲凉……
见过“百济永继”之后,嵯峨天皇的心情很不好。
天气逐渐转凉了,回头要让人为门院中的人添衣。
嵯峨天皇默默的离开门院冷宫之时,心情很低落。
百济永继衰老了很多,连动作都变得迟缓。
嵯峨天皇记得昔日她是多么的年轻、靓丽。
她的笑容是那么的和蔼,如今皱纹爬满她的脸。
嵯峨天皇心中对她是深深愧疚,若不是自己当年年少多嘴,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若不是自己当年对父皇说,在母亲的宫殿中见到了一个漂亮姐姐。
若不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