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收礼(1 / 3)

这几年,李家人无意中结交了很多朋友,并在这两年他们需要的时候,都多多少少的给了一些帮助。

其实这些李家人都没怎么在意,可却被这些人记在了心上,大家就等着这个孩子满月的机会,来还一还人情呢!

这次生孩子,李贝贝是没特意往外说的,但大家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都知道了,并且在孩子满月这天,纷纷赶了过来。

有些人,即使人没到的,份子钱也到了!

所以在徐家人之后,又来了很多人,大家也不多待,都是到家里说上几句话,看看孩子,然后放下礼物或者红包就走,都不给李家人拒绝的机会!

于是,晚上空间里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李贝贝拿个笔在登记,郑老太和李二牛在旁边回忆哪个礼是谁送来的。谭景耀负责在一边数钱。

首先,李贝贝写到:

谭家爸妈:500元。

谭素玉:20元加三对虎头鞋。

谭素琴:20元加三对虎头鞋。

谭景辉:20元加半斤红糖。

谭景烁:20元。

写完谭家的礼单,李贝贝看向谭景耀,

“你家的人平时随礼也都这么大手笔吗?”

“没有,原来我们都不随钱的,或者随便给个五毛一块的也就差不多了。这次他们能拿这么多,主要还是这两年我没少给他们送粮食,这是还人情来了!”

李贝贝点头,

“今天听你二姐的话音,她和另外两个妯娌住一起呢,而且好像处的不太和谐!”

这个谭景耀知道一点,

“自从去年二姐夫被调走以后,二姐自己带不过来三个孩子,就回了她婆家。这一家子人多了,事也就多了!”

郑老太看向谭景耀,

“小谭啊,回头你在那边再给你二姐邮寄点东西回来,给她撑撑腰。这娘家兄弟才是出嫁姑娘的最大底气。就算和妯娌吵架,她都比别人高上一头!”

李贝贝赞同,

“二姐那边咱们能帮衬的就帮衬一把!二姐夫他们在外面搞研究也不容易!”

谭景耀点头:

“我知道了!”

李贝贝继续写礼单,看到还有周怀生20元,

“唉,周老师不也被调走了吗?他家的礼怎么也到了?”

郑老太看了一眼红包,

“哦,那个是你那个主任一起拿来的,就是那个拿了钱,还带了三件小衣服那个!”

这么一说,李贝贝就知道了,这是刘书豪带来的,

“唉!也不知道周老师家人什么样了,他们这些搞科研的,说是调动工作,回身就人间蒸发了一样,留下家人跟着着急。改明儿我还得去她家看看师母去!”

李贝贝一边说话,一边继续登记,看到唐胜男几人除了钱,还送了一堆小袜子,李贝贝被逗得哈哈乐,

“她们几个这是知道我没有亲姐妹,特意都给孩子们准备了小袜子啊,这二十多双,应该够咱孩子穿上一年的了!”

李贝贝这些同学,郑老太都特别喜欢,

“唉,闺女,你那些同学都分到哪里去了?”

李贝贝感慨,

“哪里都有啊,留在京都的,回到沪市的,四川的,哈尔滨的,还有一些被分配到下面的县市去了,大家都四分五散的,以后再想重聚在一起,有些难喽!”

轮到谭景耀的朋友这边,又不一样了,

许浩明:20元加一瓶酒。

战友吴中:10元加一条腊肉。

……

“唉,你们这些战友也是来还人情的?”

谭景耀看了一眼,

“先记下来!晚会儿我再处理!”

接下来就是一些正常的随礼,

早报陈亚:5角。

日报陈萧:1元。

日报张姐:5角。

……

老妈同事张姐:三尺布。

老妈主任:五尺布。

老爸同事周姐:古书一捆。

老爸同事王哥:古画一捆。

邻居陈婶:一把小葱。

邻居刘婶:半瓢面。

邻居王大娘:一把韭菜。

邻居宋红英:5角钱加一把生菜。

邻居吴大娘:一把水萝卜。

把一切都记完,李贝贝看向谭景耀,

“亲爱的,钱数完了吗?”

“数完了,一共1335块!”

听到这个数字,几人都乐了,

“以后咱也不用干别的,光靠收礼就能发家了!”

还是郑老太冷静,

“这些钱你看着挺多,也不看看这几年你们送出去了多少东西!”

李贝贝不太在意,

“这过日子不就讲究个礼尚往来嘛,咱也别计较那么多,什么事咱心里有数就好。”

谭景耀把这些钱捆成一沓,递给李贝贝,

“媳妇儿,这个钱你打算怎么处理啊?”

拿着钱,李贝贝想了一下,

“要不咱把这个钱,匿名捐给国家的科研机构吧?这样也算咱们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点贡献了,另一个也算为咱们的孩子积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