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系之间飞行的宇宙战舰该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在不同人的心中肯定会有不同的答案。
只适用于大气层中的飞行器对技术的要求最低,结构也最简单,不过现代飞机也有超过300个子系统。
这些数量繁多的系统需要互相配合,飞机才能正常工作。只要其中一个拉胯,都有可能导致整架飞机在地上趴窝。
造一架飞机都这么复杂,制造宇宙飞行器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人类虽然已经能够生产航天飞机,但那玩意也就是能在大气圈外飞行的飞机,它与宇宙战舰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作为某种热点元素,宇宙战舰这种东西倒是经常能够在影视作品中出现。
所以它们通常也是最容易被人吐槽的,因为那些编剧是怎么好看怎么来,怎么方便怎么来,因此这些战舰在懂行人的眼中就是一无是处。
在今天之前,这些专家都认为自己掌握的才是真理。
直到他们看到那艘属于其他智慧种族的宇宙战舰,他们才发现自己曾经奉之为圭臬的知识都是狗屁。
无论怎么看,那艘出现在月之暗面附近的巨大战舰都极为违和。
无论是从整体还是只看局部,这艘战舰都像是出自于好莱坞编辑之手,它就像是从某部大成本科幻片中钻出来的道具。
如果从这点上来说,那些编剧还真的是有跨越时代的前瞻性。与这些幻想家相比,严谨的科学家阵营一败涂地。
“那艘船有多大?已经计算出来了吗?”
在那艘宇宙战舰完全跃出空间门后,就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意识到事态很严重后,金伯利已经允许更多的人接入了这场会议。
为了及时做出决定,转星的董事们需要更为专业的意见。所以相关学科的顶级科学家被一一接入,他们的意见将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马上!马上就好!”
金伯利的催促让那些科学家从惊愕中反应过来,他们强忍住心中的激动,开始处理那些传回来的数据。
“已经估算出来了:那艘船的长度大概在6.8公里到7.8公里之间。”
“什么?6.8公里?!”
听着这骇人的数字,明白这其中意思的人们再次齐齐失声惊呼。
航空母舰是人类现在能够制造的最大军用船只,所以用它和那艘宇宙战舰做比较,就很能说明问题。
以米国当家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为例,其长度332.8米,舷宽76.8米,自重8.6万吨,排水线270米。
这也就是说哪怕是现在有20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排成一条纵列,也还是要比那艘宇宙战舰短500米。
如果照着航母6-7万吨的自重来推算,那么月亮后面的那艘宇宙战舰可能就有180万吨的重量。
刚才从空间门中跳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这个数字极为骇人,但这里却没有人认为是那些科学家算错了。
想要得出相对精准的数据其实并不难,因为那艘战舰是贴着月球跳出来的。
有那颗地球卫星作为参照物,就算那些书呆子的推算会有误差,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这!这不科学!”
不光是那艘宇宙战舰的形制,还是刚才估算出的那些数据,这些都压碎了某些人的自信,所以现在不知道又是谁在发出这样的尖叫。
不管那人是谁,他刚才的尖叫却是所有人共同的心声。
能够在宇宙中飞行的战舰该是代表着多么高的科技,可是在那艘体长超过6公里的舰身上却有着太多看不懂的地方。
才看到那艘战舰时,就有人觉着它的外形颇为眼熟,因为它与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某种船太相似了。
15世纪末的时候,地球的海洋被风帆战舰所统治。
这种以风帆为推进动力,使用前装是大炮的战舰在海上横行称霸了将近200年,直至被蒸汽动力战舰所取代。
若是去掉风帆战舰上的所有帆缆,再将它们拉长1000倍,那它们就和宇宙中的那艘战舰有七成相似度了。
巨大的宇宙战舰也是相对狭长的长宽比,从前甲板开始,一层一层垒高,构成多达4层的炮击甲板,最高处则是指挥官的所在的舰桥。
在每一层炮击甲板上,都能看到至少一组或是双联装,或是三联装的炮塔类结构、在它们附近,则是密密麻麻更为细小的火炮拱卫左右。
除了炮击甲板上的这些武器外,在这艘宇宙战舰的两边船舷部位可以找到明显的弦窗结构。
“那是什么?难道那些都是炮门?”
拜现代科技所赐,现在这些坐在会议室里的人可以清楚看到与他们隔着42万公里外的外星宇宙战舰。
42万公里对现在的人类来说,已经算不得什么问题。所以从前方传回的信号不断很稳定,而且画面的解析度也相当不错。
也许是因为这条船看上去太像风帆战舰了,所以当其展露侧面时,就有人忍不住将二者当作一回事。
在风帆战舰的年代,使用的火炮还都是前装的铁炮。
这类大炮基本谈不上准头,有效射程也极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