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周期。
4小时周期。
一天周期。
一星期周期。
鼠标不断的切换k线周期,汪杰盯着电脑显示器,看盘如同走马观花。
通过不同周期的k线对比,很容易判断一个金融投机产品最关键的点位在哪里。
这种判断靠的是直觉,所以不适合细看。快速的瞄上一眼,在脑海中留下一个印象,然后得出一个看空还是看多的印象,这就是盘感。
如果是做日内短线的老手,他只看半小时k线和一小时k线。
把k线最近的高位和低位通过水平线连起来,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点位越多,往往就意味着这个位置越关键。
通常来说,一个关键点位如果超过三次不破,那么当它突破了之后往往会极速上涨或下跌,而且前方的行情空间也是非常的大。
如果是上升走势,遇到这种高位关键点有两种常规操作法,都是操盘手最喜欢运用的。
第一种就是赌它破不了。
在相同的价格点位下方一点提前做空,止损在点位上方一点。
这种操作法非常简单,成功率高。
就算失败了损失也不大。
但是因为这种方法是提前预判,属于左侧交易,发生亏损的概率还是有的。
比如说当下关键点位是1830,那么我在当下1828的位置就提前布局做空.把止损放在1833。这样止损只有300点,但是如果行情来一个大幅度下跌,这一跌就有数千点的利润。这样的操作虽然有点冒险,但是盈亏比可以做到5:1以上,非常值得尝试。
但是万事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于是便有了第二种操盘方法。
相比前面的那种提前做空不同,有的人更喜欢运用另一种提前做多。
还是上面的例子说明。
假设前方已经有三次价格在1830附近大幅度回落了。现在价格到了1828,我判断它这第四次很有可能会冲破关键点位一飞冲天。
那我现在就在1835提前布局做多,把止损放在1828的位置。
这样的做法风险比前面的更低,但是踏空的概率也相对高一些。如果没出什么妖蛾子,基本上利润都是惊人的。
因为这种办法是右侧交易,行情出错的概率更小,所以运用的人更多。但是除了容易踏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行情突然上冲,成交了却又快速下跌。这种假突破就会出现真亏损,是让人比较恼火的。
和日内短线对应的周期不一样,做中线操盘通常看四小时和24小时的周期。
因为国外的金融产品波动更大,周期性的时间更短,所以做黄金和原油这些,一般来说持仓一周以上都算中线。
如果是国内的股票,通常要持仓一个月以上才算中线。这两者的不同需要新手特别注意,尤其是不要提前两周以上布局后市,除非你的资金量非常大。
快速的看完几个周期,心里大概有了个印象。这个时候就要开始细细钻研了。
先是一小时的周期。
汪杰认真的看着一要根的k线,从它们的形态和排列去分析市场情绪,从涨跌速度判断后市的趋势可能。这样一一琢磨下来,半个小时就过去了。
汪杰心中有了些想法,于是他在本子上写了写,接着把周期放到四小时。
四小时k线是一个承上启下的k线周期。
它比较特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因为无论是短线还是中线,它都能起到很好的分析作用。
一小时和四小时的k线看起来形态差不多,但是四小时的明显更有全局性。它能以更少的柱体展现了更好的直观感觉。
这种直观的感觉对一个做中线的人来看,可以很好的忽略掉一些细节上的东西,要知道有时候细节太多反而容易误导人。
笔尖在纸上划动,汪杰一字一字的写着自己的分析结果。
他以前没有受到过这样的训练,在学校里老师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学会理论,实操方面的东西讲得不多。再加上不同的金融产品有不同的性格,这种股市的理论经验不能直接运用到国际三金上,得自己消化和操作一段时间后才能重新修正自己的交易模型。
相比起一小时和四小时的疲态,从日线来看,当下的黄金上涨不见明显的见顶信号。考虑到自己的看法有可能会被现实打脸,汪杰在自己的周报告中写到:
“黄金一小时k线高位回落到通道中轨以下,上涨无力。
四小时k线高位钝化,有筑顶倾向。
日线级别信号不明,继续看多。
结合大的消息面来看,月中6月17号是米国新一轮的利率决议,在这个决议出来之前不适合建仓做多。原来有多单的仓位可以把止损上移,上移到前方关键位置1888,如果价格下破该位置,建议空仓观望一段时间。
以上策略,仅供参考,据此操作,盈亏自负!”
写上这种模棱两可的话,这个黄金的周报告就算完成了。
其实类似的财经报道内容都是大同小异,你很难在里面发现有什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因为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