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了那日太后赐了金簪,并太后最后说的那些话。
大太太的心突突的跳,也不知是福是祸,一时竟不知如何说话。
刘氏轻咳两声说“娘娘倒不必忧虑,娘娘的孩子尚且年幼,这些年谁又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变故呢?太后年迈,宠爱四哥儿,一时口误也是有的。”
锦桦不禁试探着问她“若太后真有此意呢”?
刘氏倒是镇定自若,稳稳当当的说“荣相曾经和太后有嫌隙,毕竟也是多年前的事了。荣妃即便还有两子,只要荣相还知道君臣高下,就不会是朝廷的敌人。咱们一家子只要谨慎小心,今后娘娘的哥儿成年,也是一份依仗。毕竟,外戚跋扈,自来就没有好下场。”
她说的条理清晰,听起来很是有理。
大太太长出一口气,拍着胸口说“倒是我一时慌了神了。你嫂子说的有理,我听着也是这个意思。”
刘氏接着说“娘娘只须摆明姿态,无意后位,示好皇后。徐皇后没有子嗣,日后哪一个皇子继位,她都是太后。也不要太亲近她,尺寸娘娘自己掌握就好。以后的日子还长呢,娘娘只管踏踏实实的看顾后宫就好。”
锦桦笑着说“没想到兄长有这样的福气,嫂子竟是一位女诸葛!”她淡淡的说“我本无意后位,如果不能做和太妃全身而退,也只能做皇上的宠妃,在太后的眼皮子底下本分的享受荣华富贵了”。
大太太看着她,只得说“真是谁能知道呢,荣妃三子,居然这个下场。娘娘在这深宫里,切记保全自己为上”。
她又拉过如意,平安,殷殷交代“做事万分小心,万万不能给娘娘带来麻烦,要知道在宫中,随时就会是如履薄冰的险境……”
刘氏笑着说“母亲不必如此不放心,她们到底是侍奉过祖母的人了。”她看着如意,平安,满脸是笑的说“伺候好娘娘,自然有你们的好处,以后的嫁妆我给你们添一份!”
如意,平安哪里当得起她的话,这就要跪下来,却被刘氏拉起。
锦桦笑着说“都是一家子人,不过就是多了一副嫁妆罢了”。
就让平安去取东西过来。
大太太说“家里什么都有,娘娘总是送那些药材来,老太太直说用不了呢”。
锦桦笑着说“这次母亲可是猜错了呢”!
平安送出来一副金项圈,两把小金锁。项圈甚是好看,坠着金平安扣,金福袋,金如意,并几个玉的小玩意。两把金锁小巧精致,正面镶嵌着几粒小小的宝石。
大太太纳闷“我们长哥儿怎么戴得了这些”?
锦桦笑着说“项圈是赏给长哥儿的。两个金锁带回去,给家里的孩子戴罢。这都是太后赏的物件,家里的孩子们戴着,也是皇恩浩荡”。
她看着刘氏,笑着说“嫂嫂日后只管进宫来看我。母亲还要料理家事,总有不得空的时候。只是这样年轻,不该打扮的这样寡淡。如今你是咱们伯府的脸面,只管多多做几身衣裳多多做好看的首饰”!
刘氏红了脸,低声说“是”。
彩萍送了长哥儿过来,该是出宫的时辰了。
大太太笑着说“虽然是娘娘的赏赐,也是太后的物件不是!我带着他们去长乐宫外磕头谢恩再走”。
锦桦笑着说“到底母亲想的周全”。又命彩萍带着,先去长乐宫外磕头,再送到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