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在这场大乱之中,大唐才是最终的受益者。
至于这场风暴所造成的影响,不与他有关,任何影响都不重要。
同样,李世民也看到了这件事所产生的影响。
世家大族太过于猖狂与自信了。
在大唐就是如此。
一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们,仗着自己在地方上的力量,为所欲为,不将朝廷放在眼里。
所以此时对于李世民来说,秦牧在扶余川的举动。
对大唐境内的那些世家大族,也是一种震慑。
只要这个消息传回大唐,那么就会让那些世家大族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不是他不动世家大族,只是他这个君王,不愿意与世家大族动干戈。
并不是不能彻底的清楚世家大族影响,只是他不想动。
如果这些世家大族真的惹怒了他,这样的手段,就是最后处理他们的办法。
想比起在扶余川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实行铲除世家的力量。
在大唐,他的掌控力更强。
在处理上,更得心应手。
这也等同于让那些在大唐的世家大族看清楚,大唐究竟是谁说了算。
如果他么你想要继续在大唐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做出让步。
共存,才是生存之道。
李世民之所以完全不赞同这样的出来方式。
就是因为他清楚的认识到。
世家大族的力量,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改变的。
现在铲除了现有的世家之力,同样在大唐新生的贵族之中,也会有新的世家出现。
这些世家依旧会成为新的地方力量。
这没有办法改变,也没有办法根除。
而且,这些新生的世家会比原有的世家更加的过分。
毕竟新的力量产生,必定带着学血腥与肮脏。
而这些现有的世家大族已经形成了基本盘,不会过度的扩张,这相对来说,要柔和很多,要稳定很多。
只要他们不做的过分,他是可以容忍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家大族对地方上的稳定,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促进着地方上的繁荣。
之所以乱象丛生,是因为世家的控制欲望太过于强盛。
只要压下世家的这种念头,很容易做到繁荣。
有些东西,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这即便是百姓自己掌握了知识,拥有能力,也无法撼动世家的力量。
只有共存,才是正确的道路。
李世民看清楚这其中的关键。
所以才能处在一众超然的位置。
正如那些贪官污吏,不是他看不到,而是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唐需要这些人。
李世民安静的观察扶余川的情况。
静看扶余川的变化。
这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的影响。
即便是失败了,此时在种种考虑与决策之下,大唐的兵力也进入了高句丽。
名义上,是护送百姓南下大唐。
但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汇聚出一支足以平定高句丽的所有反叛力量的大军。
直接灭掉高句丽。
所以此时对于李世民来说,他在等一个结果。
白跑将军拿下扶余川,他坐收渔利。
拿不下扶余川,大唐的兵力就会介入,自然,回忆柔和的方式介入。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
扶余川内。
秦牧掀起了一场席卷整个扶余川的风暴。
一天的时间过去。
秦牧可以明显的感觉到。
扶余川的世家对百姓的掌控力,已经十分的低下。
在武力和金钱的双重压力之下。
扶余川的百姓也扛不住了。
一面是能灭尽扶余川所以反叛力量的大军,一面是只要过去就能领到一生都无法想象的金钱,这样的选择,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近乎于不用多做考虑,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杀!”
而在秦牧命令下,高小畅和席君买,经历了一天的时间,攻占下来了东西两线最后一座城池。
至此,扶余川内,被世家所掌控的城池,就剩下秦牧最后中路的最后一座城池。
这是中路处于最边缘的一座城池。
此时近乎整个扶余川的世家,都处在这座城池之内。
不仅如此。
被世家大族所拐走的百姓,基本上都进入了这座城池。
在这座城池之内,有着进乎三十万人。
对于一座中等规模的城池而言,三十万人,已经是这座城池承受的极限了。
此时的扶风城,人满为患。
百姓拥挤在城内,甚至连城墙之上,都是百姓。
有种无处下脚的感觉。
尤为惨烈的是,城内的粮食也不够充足。
这座城池本来容纳十万人,就已经十分拥挤了。
可现在突然进入了三十万人,四周都被封锁没有粮食进入。
里面百姓一天的消耗,就足以将所有的存粮都消耗干净。
不免。
城内出现了恐慌与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