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遇安认为杜如晦的担心不无道理。
李密当初以粮食聚集各路义军,方才成为中原一霸。
反过来说,若失去粮食供应,他对各路义军的号召力便会大大降低。
而显然比起易守难攻的关中,江南是个更好下手的对象。
谁让杨遇安将江南经营得如此“肥美”呢?
虽然正常情况下,李密不想分兵南下。
但到了实在吃不饱饭的时候,不想南下也只能南下了。
除此之外,他总感觉这次水灾来得有些奇怪。
虽说灾情是天下各地都有的,但相对来说,关中的受灾情况就比关东和江南都要轻。
关中也是人口稠密之地,结果受灾情况只是比地广人稀的江南稍稍严重一些,却远远不至于象关东那样直接影响全局。
杨遇安莫名感觉这老天爷实在太偏心了一些。
于是他一边让琼花仙子推演此次灾情背后玄机,一边抓紧调兵遣将增援淮南,防范于未然。
江淮防线,一直是由尉迟恭和秦叔宝统领的左军负责经略。
其中秦叔宝驻扎在下游重镇盱眙,而尉迟恭则大半年前统兵进驻寿春一线,防御徐世绩一部。
两人一左一右,恰如两尊门神帮杨遇安守住了江南的北边门户。
所以杨遇安派兵增援,必须另选一人带兵。
他麾下五个嫡系大将,除了尉迟两人外,柴绍与程咬金已经西去巴蜀,路途遥远不说,那里同样是不能轻易丢失的战略重地,不可轻易调动。
剩下一个张仲坚,作为江湖侠客,能帮自己主持调度后勤协防地方已经是极限,让他单独领军出镇地方,却是有些为难了。
而在五个嫡系大将之外,有能力担当方面之任的,杨遇安盘算了一下,也就是荆州总管萧铣以及江都太守陈棱了。
“萧铣的情况跟柴绍类似,襄阳同样不容有失,不能轻易调动。”
“况且他的身份是藩属,而非朝臣,我也不好调动。”
“看来只能找陈棱了。”
陈棱是沙场宿将,作为增援主将能力肯定是够的。
而且三年相处下来,忠诚方面没有太大问题,杨遇安也不担心对方会阵前叛变。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
毕竟陈棱的亲族、出身、家业全都在江南,于公于私,他都没有投靠李密的动机。
不过就在杨遇安即将点将之际,另有一人主动请缨。
“二郎也想去淮南?”杨遇安看着跃跃欲试的李世民,心中暗喜,脸上却流露出适度的惊讶:“你我是表兄弟,非君臣主仆,我怎能差遣你替我上阵杀敌?”
李世民却不以为然道:“姐丈此言差矣。于公,你我同朝为臣,你是留守,我是将军,你遣我上阵杀敌乃是理所当然。”
“于私,我来到江都一直吃你的住你的却无法回报,总不能一直白吃白喝吧?”
“都说是自家兄弟了,说什么白吃白喝!”杨遇安嗔怪一声,神色微肃,“跟我说实话,你为什么要去淮南?”
李世民见他目光炯炯,似有看穿人心的奇妙力量,当下也是姿态一凛:“我早就听闻瓦岗李密有昔年西楚霸王之姿,其麾下徐世绩、单雄信,王伯当三员悍将亦颇类霸王麾下的龙且英布二将,某早就想到战场上与彼辈一较高下。”
“奈何唐王一直不让某领兵东出,颇为此嗟叹三载有余。”
说到这里,李世民踏前一部,语气激动道:“乱世逐鹿,英雄辈出,若此生碌碌无为不能到沙场上与群英一较高下,岂不是虚度光阴?还望姐丈成全我这个夙愿!”
“好,二郎志气可嘉,乃真丈夫也!”
杨遇安拊掌大赞,当场答应了对方请求。
陈棱固然是个不错的人选,但怎么能跟李世民相提并论?
而且他同样不担心李世民会投敌。
李密正是他爹李渊最大的劲敌,就算李世民对李渊再怎么不满,也不至于转头就投入李密的怀抱。
而且杨遇安隐约感觉李世民之所以愿意替自己出征,除了确实有跟群雄一较高下的念头外,未尝不是想借此向父亲证明自己的价值。
你不是不用我为将对付李密吗?
那好,我就换个东家,照样打李密,还要将他打得落花流水!
李建成那窝囊废就算有李靖辅助也成不了事。
李唐诸子能打败李密者,唯有我李世民!
这种年轻人急于向长辈证明自己的心态杨遇安相当清楚,却看破不点破。
这此出征,李世民或许有些叛逆心里作祟。
但正所谓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等李世民替自己打的仗多了,这不迟早还是会成为他杨遇安的人吗?
翌日开朝,杨遇安当众任命尉迟恭为淮南道行军元帅,李世民为副帅,后者率领两万江淮劲卒北上增援尉迟恭,双方争取在秋收前攻克淮南郡全境,御敌于淮河以北,以确保后续江淮秋收冬种不受影响。
……
事实证明杜如晦的担心是对。
几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