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太长太大太有名(1 / 2)

那群村民和驿站的官员在看到李开泰后都吓了一跳。

这黑脸大汉实在是太高大了,常年与蛮子打过交道的北境人都不得不承认,那些魁梧的蛮族在李开泰的面前也如孩童一般。

“我是!”驿长立于人群之前,“你是何人?”

李开泰在刚刚开口之前便已经想好了措辞,开口是为了劝和,自己的身份也应该引起众人的重视。

“我从京城而来,是特使团的前站人员,特使团过几日便会到,听闻诸位要告御状,等特使团来了,你们可以直接上状!”

那群村民没有想到,这个看上去如下力好手的黑脸大汉竟然还有这种来历。

“你说是便是吗,有何凭证?”

那个瘦弱的青年再次代表村民站出来提出异议。

李开泰也不跟他废话,直接走到人群的前方,在一人还未反应过来之前将他手中的镰刀夺了过来。

“你干什么!”

那个瘦弱青年一惊,率先高喊道。

李开泰没有回话,直接将镰刀置于指尖,稍稍发力,刀刃应声从中断为两截。

众人齐齐发出一声惊呼,包括刚刚还言词激烈的瘦弱青年,此时也很乖巧的闭上了嘴巴。

李开泰很清楚,这群村民连在官驿都敢闹事,显然是没有将官府放在眼里。

自己身上没有任何凭证,就连特使团还有几日能到的具体信息也不是很清楚。

在这种局面下除了能用武力震慑外,其他的办法应该都不好使。

“能不能再等一旬?”

因为不知道特使团具体多久能到,所以在时间上尽量留宽裕一点才好。

“可……可以。”

依旧是那个瘦弱青年在回答,不过此时他的态度倒是好上了不少。

“那你们还站在这里干嘛?”

面对李开泰的质问,那群村民低语商议了几句后,便结成队伍踏上了回程之路。

驿站的院落内显得有些杂乱,沙石地面因为那群村民的来去留下了一道道痕迹。

驿长已经将佩刀收回,吩咐着让几名驿卒去整理马厩,自己则是迎上了李开泰。

“少侠,谢谢你了,来,里面请!”

驿长侧身在前,领着李开泰走进了这座驿馆。

有了飞天翼之后,李开泰一路上路过了不少驿站,也有停下进行过补给。

可这座驿馆的凄惨程度,李开泰一路上从未见过。

大堂中只有简单的两套桌椅,桌是八仙桌,椅算不上是椅子,就是几条长凳,而且其中还有缺角摇晃的存在。

之前经过的驿站好歹还有一些客流,可这座驿馆几乎看不见人影,除开驿长和刚刚见到的几名驿卒外,就只有柜台边上坐着一个须发花白眼窝深陷的老头。

“你们这地方怎么这么……”

“残破,对吧?”

李开泰一时间没好意思用这种词来形容,不过驿长倒是坦然的说了出来。

“其实……我们也没办法。”

驿长摇了摇头简单的讲述了起来。

按规定,全国上下数万个驿站都是由兵部掌控。

官员的流动,官家商队的运行,各个地区的奏疏、灾情、军报,都是通过官驿来完成。

按理说朝廷拨款的配额应该是能满足驿站的运营。

可实际的情况却是,越靠近南方越靠近京城的驿站运转都很正常,可越是偏远的边境越难以得到维护。

光是北境内的数百个驿站,从来就没有完完整整的拿到过拨款。

北境军部近年来在面对蛮族的问题上,已经不再满足于固守城关,而是不定时会组建骑兵游击,而组建这些部队所需的耗费,则全都是由北境这些驿馆所提供。

这也导致了各个驿站拮据的现状。

众人的饷钱有时都会延迟发放,更别提那些瘦弱的道马又如何能精壮起来。

李开泰听完后问道:“那遇到军情需要传送时又当如何?”

驿长也没隐瞒,“现在大部分军报都是直接由军营送出,军内的战马怎么也比我们这些退役后的道马更为迅捷。”

细细回想了一番,当初在京城看见的那匹传送北境军报的骏马,确实跟外面马厩内的那些老弱病残有着质的区别。

原来北境内的驿站这般窘迫,难怪这驿馆内连桌椅都难以凑齐。

可从驿长透露的信息中李开泰也知道了,北境的军部在面对蛮夷时并非一味的采取防守策略。

“对了!”李开泰反应过来这些事儿本就不该他来管,自己的任务才是眼下最紧要的,“驿长可知天山位于北境何处?”

“天山?”驿长整个人都愣了一下,接着他带着李开泰走到了门边,“就在那儿!”

李开泰:“???”

望着远处拔地而起的山脉李开泰陷入了沉默。

并不是这峰峦有多高耸,有多陡峭,而是因为这仅仅是山脉的起始之地,望着它绵延而去的身影,李开泰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作何表达。

“驿长确定这是天山?”

李开泰的声音都有些抖动,显然他更愿意相信驿长只是在跟他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