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玛利亚之墙夺回战(8)(4 / 5)

下来就能成为优秀士兵的事实,晓以献出心脏的大义。

埃尔文仍旧并没有隐瞒实情,直接了当地说明局面和破局的自杀性。

对于弗洛克严格来说是在反复动摇军心的言行,即便已经在违抗军令的边缘疯狂试探,也正面承接,连续三次表示:“你说得没错”。

在原来的剧情之中,带有自杀性质的率部冲锋亦是如此,当其他人正为巨人相残的地狱景象震惊,团长却宣告:不,这才开始。

他高举失去艾伦,人类将永远不能自由生活的号召,带头冲进自己引来的地狱。

只是这一次,团长引领释放的驱动力,于存在大义之外要更为抽象,也更为私人。

借助利威尔的选择,放下个人梦想的埃尔文,在对部下说出完全没有意义的时候。

埃尔文的话语之中充满了死寂的不甘愤怒,特别特别的丧。

想想埃尔文的人生,其实是非常荒谬的。

只是作为学生在课堂上举手提问,作为小孩和小伙伴分享好奇心,竟然就害死了自己的父亲。

自己只是想知道真相,为此却要成为一个杀伐决断的军事政治强人,负责着他人的生死,踩踏这他人的尸体,开踏出来的道路,在他的内心里面承受巨大的自我良心煎熬。

或许,在最开始的时候,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这样子的一个人。

也更或许,回望自己的一生,他完全没有预料到,自己短暂的一生,居然会成为这样子的一个人,

埃尔文是墙内最优秀的军官,乃至决策层核心领导,但这并未必是他自己想干的,勇敢不畏死,不代表求的就是马革裹尸,杀身成仁。

从求知的初心纯粹而言,如果生于一个更加温和的时代环境,埃尔文更可能子承父业,成为一名教师、学者。

他甚至可能没想过做英雄。

调查兵团的每一次墙外调查归来,都要被群众追问“这次的远征是否有获得了与牺牲相应的收获”。

埃尔文当上团长后的反应,是牵着马兀自迈步,神情不动如山。

但在对利威尔自陈无数次想要以死解脱之后。

显然埃尔文自己也一直在扪心自问,这样赌上生命的作战与“作死”,是不是真的有意义?甚至产生过动摇否定。

基斯任团长时的出征归来,埃尔文曾望见街边艾伦崇拜的眼神,惭愧地别过了脸。

那个时候或许在他的心中,还有那么几分意义吧。

有幸但也很不幸的是,这个男孩后来成为了他逼近梦想,确认意义的火种。

倘若埃尔文早生十年,或者说与基斯互换角色,或许在格里沙还没有布置好地下室的时候,他就已经得知了真相的秘密。

倘若早生几十年,那么埃尔文将没有破解王政封锁的钥匙,将在一次次无果的调查中耗尽求知的一生。但埃尔文赶上的,是得到地下室钥匙的艾伦,迎来的,是在一步之遥的距离倒下。

当然这只不过是一种假如。

现实却是那样子的残酷···

求知与赎罪,埃尔文的原动力是:父亲为什么仅仅接近了真相就必须要死去。

好不容易证实了父亲的假说,但最终,埃尔文自己也在最接近真相的时候却必须死。

这种咫尺天涯,是最为残忍的,就像命运给自己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埃尔文比谁迫切想知道自己和死去战友献出的心脏,乃至整个调查兵团历史的一代代战斗,换来的是什么样的结果,但就在这临门一战,如果自己不先送死,就会彻底无果而终。

这种错位,莫不是命运对自己无情的玩弄。

可想而知放弃梦想的埃尔文,心中是怎样的失落。

无论怀揣着什么样的梦想或者希望,无论曾经经历过多么幸福的人生,又或者被岩石打得粉碎,其实都一样,满是无意义的虚无感,这分明说的也是他自己的一生。

逼着自己当铁血魔鬼,沙场官场百战余生,一只手已经伸进了地狱,当初还把心上人让给好友组建家庭,堪称波澜壮阔,风起云涌,可到头来还是不知道真相。

这一路奋斗,仿佛一点也没有意义,作为与无为,好像也没什么差别。

舍生取大义,以死托付意义,这唯一能对抗残酷世界的方法。

就是埃尔文团长最真实的谎言,给自己倒在追梦之路上的一生的答案,对士兵们愤怒、高呼、战斗的三连咆哮,何尝不是自己对荒唐而不公平的命运发出的最后怒吼。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