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梅比高声应道,和阮若换了登山鞋和冲锋衣出来,地表生态恢复一百年后,磊山真的变成干云蔽日、树木阴森之地,每次回来他俩都要去爬一爬磊山,站在磊山之巅看看远方。磊山上的树木以松木、香樟、柏树、栗树和苦梓为主,中间也时会穿插几株红豆杉,这些高树根系发达,树荫下杂木并不多,显得还有点空旷,杨柳依依每天徒步锻炼早就走出好几条自然小路,树林中松鼠飞串、野鸟欢歌,时有清脆鸟语传来,好听的很,运气好还能看到麋鹿的影子小山涧积出一出出水洼水涡,清澈可爱,走累时捧把洗脸,清新爽泠,舒服之极。地表复原最大的收益者是动物们,他们栖息活动范围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很多快要消失的动植物慢慢又恢复了生机。磊山上还有几处是被竹子占领着的,伫留在竹子中间的高大苍松就特别显眼,可以看见高树上大大的鸟窝,窝做的这么高应该是苍鹰吧,梅比暗想。他俩最喜欢的就是朝向溪边磊山半山腰的裸石区,约有十余亩,一块块黑色的石头像黑豆一般自然倾落堆积,是磊山两个字的真实写照,石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每块重达几吨至十余吨,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仍然没有树木能在石缝中扎根下来,偶尔会有些藤蔓和小竹子等顽强地生存在缝隙里,可以断定这一片裸石下面还是裸石,这么多年的灰尘风屑并没有把磊山裸石中的缝隙填满,这就是磊山的神奇之处。梅比和阮若一回来定要光顾这里,他们在石头缝中攀爬,快乐的像个孩子。
约半小时后,他俩爬到了磊山顶峰,刚好看到一辆飞车从山顶离去,估计是有人刚问候完这里。磊山山顶还留有一个迷你型小庙,两个世纪以前这里原本就有一个小庙供附近村民祈福朝拜。后来地表复原后小庙被推平,之后附近的村民回磊山祭祀时用现成磊山大石块雕刻了一个迷你型小庙,里边雕有土地公、土地婆模样两个石人,画有颜色,人像表面虽已褪色斑驳,但仍栩栩如生,还有小案几,香烛供奉等,小石庙约一丈见方,之前来时,整个石庙顶部瓦檐部分还留有老旧颜色,这次再次看到时已基本褪尽,梅比和阮若朝着小庙里的土地公土地婆拜了拜后爬到边上上最高裸石处,朝周边方向尽情瞭望,可惜今天天气不太好,阴沉不畅,远处更是呈现雾蒙蒙状态,即便开启天眼,也看不到什么东西。好溪的水如一条泛白绫带从东北向西南蜿蜒而去,磊山对面的各个村落被推平后完全复原自然生态,成了绝美的原始丛林区,高大的林木一直延伸到周边各个山头,在这片丛林上方时常看到各类飞车在高速穿梭。23世纪地表的空中走廊一般都会规定在溪山低谷区域飞行,缙云南北连廊以好溪为主线,东方林场是必经之地。
“磊山对面原本就叫东方村,高祖年轻时还分上东方和下东方,他出生在下东方村,十七岁后因读书、学画、工作讨生活等就常年奔波在外了,现在父亲住的地儿前面是高祖爷爷的墓地,后边是高祖父母的墓地,我爹说住在磊山便是生活在祖辈的庇佑中”梅比指着对面那片林区和山谷中的磊山居对阮若说。
“高祖那个时候连通好溪两岸的是一人宽的丁字石板桥,每当洪水漫过石板桥从桥上过时都心惊胆战,生怕一不留神就掉落洪水中被冲走,后来架了可通汽车的高桥来回就方便了,那时候磊山大部分区域都被开垦种植农作物,高祖小时候和小伙伴上山砍柴时,曾一脚踩空黑黑的石缝,被里边尖尖的竹子长长地刺进膝盖骨韧带缝隙位置,双手抱着腿从竹尖拔出来时痛苦可想而知,为此曾半年不能走路,所幸没留下大患。”梅比接着说。
“高祖的事你怎么都知道的那么清楚?”阮若说。
“还不是因为高祖的两个世纪前就预测了我们今天大部分生活现状,我才去研究他老人家,这些内容也在他的文字记录里看到的。现在看来仍然是那么清晰,好像就刚刚发生在眼前一样。”梅比感叹道。
“还有一次,他放学后在溪中洗澡,因为没抓水下的木桩,被溪水冲入深水区喝了好几口水,差点被淹死,所幸一位同游者及时拉住他才得以幸免,高祖对此一直记忆犹新,只是想不起是哪一位同村的娃救他了。”梅比继续道。
磊山的传说当然只是传说,亿万年前,磊山曾经是一座活火山,兴许是滚烫的岩浆冲出地表后和什么物质起了反应,冷却后形成一块块巨大的磊石。之后地壳活动填堵了喷口成了死火山口,亿万年后人们在周边休养生息,逐渐有了文阴。
“回去了吧”阮若道,家里出来走走停停差不多有两个小时,再晚回去恐怕母亲得惦记了,遂和阮若下山回家。
走入磊山居就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妈妈正端出一锅鲜笋咸肉上桌,看了白白嫩嫩的大块春笋和肥香的咸肉两人大流口水,咸肉有一层厚厚半透阴的皮,肥肉也像黄水晶一般透阴,连着后边的廋肉,嫣红色中泛着丝丝七彩光亮,母亲做的菜就是开胃,梅比咽了口水,桌上除了鲜笋腊肉外,还有野葱鸡蛋、油焖蕨菜芽、雪菜地衣、鲫鱼豆腐汤等,样样都是时鲜小菜,野葱、地衣、蕨菜等都是地里采的,鲫鱼是水塘里的,豆腐是老妈自己做的,鲜笋是早上才从竹林里挖的,腊肉是去年土猪肉,啥?还有土猪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