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赵王(1 / 2)

大汉皇帝 一木难支 1671 字 2022-04-19

如此一来,这一切却是又被推到了天子刘启的面前。

不过让刘启自己给赵王刘遂定罪,这种事,刘启自然是不愿。

扫视满朝众臣一眼,刘启便是言道:“赵王乃是朕之宗族手足,同宗兄弟,是固,朕不愿重罚之。

晁卿家,赵王的罪责,乃是卿家发现检举之,且卿家乃是御史大夫,掌监察之责,赵王之事,卿怎能不言之”。

天子这话,几乎是明着告诉晁错,此事是你挑起来的,此刻能忍置身事外。

见天子如此说,晁错当即便是又行礼言道:“禀陛下,赵王这数条罪责,皆是大罪,当明正典刑,才可安天下之人心”。

晁错口中的明正典刑,自然就是将其处死,虽然天子刘启的心中,巴不得赵王刘遂早点死了才好。

但却还要表现出一副不愿惩处刘遂的姿态来。

“臣附议!”,此时,周亚夫是起身,附和晁错适才之言。

周亚夫向来可不是什么婆婆妈妈的人,因其军旅出身,做任何事,都是雷厉风行,毫不避讳。

当初连窦老太太的心肝梁王刘武都敢拿来当炮灰,自然更是不会在意一个赵王刘遂的。

如此一来,在这两人的带动之下,原本还不远多说的,朝臣皆是又说起来,赵王无德,当惩处之。

其如此快便改变了态度,也不仅仅是因晁错与周亚夫的带动。

也是因为在适才天子对晁错说的话中听出来了些弦外之音。

适才天子所言,赵王的罪过,多是由晁错检举之,但适才,众臣明了天子之意,也是一个个跳出来,大骂赵王无德。

在他们的口中,刘遂俨然是一个无君无父,狂妄悖逆之徒…………

固此,如此说晁错,也是在如此说他们,谁都不能置身事外,惩处赵王非是天子一人之意,而是整个朝廷合议,最终所得出来的结果。

而刘启身为汉家之天子,秉承着对汉家千万黎民百姓高度负责的态度,“迫不得已的”只能答应朝臣们的谏言,惩处赵王。

然天子的底线,还是非常的明确,起码要保证不能处死赵王刘遂,当然,刘遂最终的结果会不会像是淮南王刘安那样,因事情败露畏罪“自杀”,或是来个什么羞愧而死,那还真说不定。

但唯一能够保证的,只是在明面上,天子不会下诏,处死刘遂。

不仅不能处死,在将其惩处之后,更还要,善待刘遂才好。

如此,汉家天下之人,才会明了,惩处刘遂,这不是天子的本意,而是天子为了天下之安定,不得已而为之,天子心里其实是很痛苦的。

如此一来,才不会有人说当今天子,乃是寡德无情,全然不顾同宗诸侯王的死活。

汉家相比于后世历朝历代而言,几乎是最容易受到舆论影响的朝代。

特别是有了文帝之诏命,彻底的废除了造谣诽谤之罪,固此,汉家也是有言论自由的,对于政事,寻常百姓亦可言之。

理论上,即便是百姓说起了,天子的过失,天子也不能因此而惩处的。

当然这只存在于理论上,天子想要杀人,想要一个人死,是不需要理由的,说你该死,你就是该死,说再多别的也是无用。

不过,废除这条法律的汉文帝刘恒,倒是从始至终,遵从了一条召命,即便是当时,民间传出那“一尺布尚

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的传言来,文帝也并未追责是究竟何人所传之。

如此下来,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深入谈论,赵王刘遂的罪责,是被定了下来。

在天子刘启“据理力争”之下,刘遂,是保住了命,只不过,诸侯王之王位,必然是要被剥夺之。

而刘遂最终,则是被天子刘启封了个千户之候,被踹出了长安,踢到了长沙国附近一县中去。

长沙国,自古便是苦寒之地,若不然,长沙王吴芮也不会传了几代,便绝嗣,且长沙王的寿命,在汉家诸侯王中都是最短的。

将刘遂驱逐到了这样的地方,以刘遂如今的年纪而言,便是宣判了他的死刑。

…………………………………………………………………………

然在汉家的众多诸侯国中,赵国也算的上是一处不错的地方,虽濒临匈奴,但好歹是也是一大国,且国中富有,比起汉家南方一些穷苦的诸侯国是好太多了。

固此,赵王刘遂刚刚倒台,便是有人开始打起了赵国的主意来。

此时天子刘启有十二个儿子,情比起只有四个儿子的文帝可是要复杂的多。

文帝的四个儿子中,身为嫡长子的刘启做了太子,老二刘武先是做淮阳王,在老四梁怀王刘揖坠马而亡后,改任梁王,老三刘参是做了代王。

如此只有三个儿子要封王,不管是放在哪里都放的下。

而天子刘启的儿子中,除了刘荣做了太子,其余十一个儿子,都是要封王的。

然前不久年岁还不大的老十刘彘,被封王了,此时还在宫中的王儿姁的两个儿子,刘寄与刘乘将来也是要封王的。

因王娡之事,原本正受刘荣老爹所宠幸的王儿姁已然是彻底的被冷落了。

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