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刘安之末日(1 / 2)

大汉皇帝 一木难支 1528 字 2022-04-19

早在接到淮南王刘安之奏疏之后,天子刘启便是异常恼怒之,特别是刘荣又说了那一句其向太后先献书之事,更是令刘启恼怒之。

心中已然是对刘安叛了死刑,有心将这心怀叵测之徒铲除之。

但其再怎么说,刘安与其也是堂兄弟,当年自己的父亲文帝之名声,便是险些栽在了刘安之父,淮南厉王刘长之死上。

若是贸然行事,令刘安身死,只怕是难挡天下悠悠之口。

又要重现那到处传之,“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的传言了。

因汉家乃是以孝而治天下,因为这样的社会大环境,特别是刘姓宗族之间,除了是越界碰到了红线,起兵造反之人,便鲜少有诸侯王被杀之。

即便是起兵造反之诸侯王也非是直接死在天子手中,当初那刘长是自己饿死,济北王刘兴居起兵反之被擒之后,也是自杀之。

即便是不过一年之前连兵叛乱之吴、楚、胶西等五国之王,天子刘启是恨不能将其挫骨扬灰,凌迟处死,最终也是未如此而行之。

吴王刘濞与楚王刘戊自杀之,胶西、淄川、济南之三王乃是负荆请罪投降之,皆是不愿就此而死之,然其最终之结局却是在周亚夫之大军之中不清不楚的“被,自杀”之。

然如此刘荣时至今日也不知这到底是何人如此之担君之忧,如此而为之。

不过这也充分说明了,汉家之天子手中绝不可粘上刘姓同宗之血,然粘上刘姓诸侯王之血更是不可行之。

原本,盛怒之下,天子刘启便是准备派廷尉郅都前去淮南国,向淮南王刘安“传诏”。

汉家之诸侯王,被杀之少之,然其被逼死的可是甚多之。

后来冷静下来之后,便是打消了派郅都而去的念头。

郅都“苍鹰”之凶名,天下谁人不知之,派其而去之,即便明面上让人以为此不是要杀淮南王,然这也甚是不妥之。天子向诸侯王传诏,皆是派谒者而去之,什么时候连身为九卿之一的廷尉都要代为天子去传诏了…………

后来,天子刘启便是将主意打到了其余之人身上,最终便是选中了周亚夫举荐,刚刚做了丞相署之长史的赵禹身上。

汉家数代之天子,皆是常用酷吏之,也的确是酷吏用起来甚为顺手之,其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永远与天子站在同一侧,不管天子提出来之事是否合理之,其皆是会不遗余力,不折不扣的去执行之。

然酷吏却也是异常悲哀之,其少有能善终之,特别是刘彘朝之距酷吏,宁成、周阳由,甚是是张汤,亦是没一个有好下场。

酷吏可以说是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也是其牺牲品,皇帝重用用酷吏,是为了维护专制政治之威;然杀酷吏,也是为了维护专制政治。酷吏的好处:首先,酷吏专门和豪强做对,用今天的词就是热衷“打黑”,然其打的黑,在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完全是指黑恶势力,而是天子眼中之黑恶势力,只要是天子将其打上如此标签之人,这些个酷吏便会将其按照黑恶势力来打之。

再而言之,酷吏的政绩大都相当突出,尤其是善于强化治安。

酷吏不仅“能干”,且大多相当清廉。赵禹、张汤皆是如此之人。

因为替主子出头卖命,酷吏的官运一般都相当好,经常越级升迁,深得皇帝喜爱。说白了,就是一种政治投机罢了。不过,酷吏投机,这条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虽然他们在官场常能平步青云,但最终的结局往往很悲惨。天子时不时的便是要将他们毫不留情的抛弃之,来假装好人。

也不知道这到底是赵禹之幸,还是其不幸,在历史上,其原本是要在刘彘一朝,才会得到重用,却不想,如今却是要为天子刘启先“重用之”。

想到此处,天子刘启便是亲自下诏,将这赵禹召入了宫中来。

然传诏之谒者到了丞相署中,其署中之人早已是见怪不怪之。

当这谒者开口是问道长史赵禹何在之时,在场之人才有些奇异之。

闻此言,原本是呆坐一旁的赵禹当即便是起身道:“下臣在此”。

如此,这谒者当即便是当众言道:“陛下命你速速入宫而去之”。

当即,赵禹便是愣在了当场,在心中暗道:“什么?陛下相召之?”。

不过是还是立即便跟着这谒者入宫而去之。

到了麒麟殿外,王仡便是呵呵笑道:“还请赵长史入殿,陛下正在殿中”。

“谢王公”赵禹行礼言道。

…………………………………………………………………………

缓步进入麒麟殿中,赵禹心中还是有些紧张之,这还是其第一次面见天子,其怎会不紧张之。

一见到天子刘启,其便是跪地行礼言道:“下臣,赵禹拜见陛下”。

只见天子刘启扪髯言道: “免礼吧,赐座”。

“下臣谢过陛下”,一行礼,赵禹这才起身,过了一阵,才见到一侍从取来一坐蓐,放在了其面前,只见天子刘启又是言道:“坐吧”。

对于臣子,天子刘启可是从此未这般客气之,平常之时,即便是晁错来之,也多数之时还是站在麒麟殿中,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