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明泉初晨(2 / 3)

王朝寿过世家 金叉溜 1921 字 2022-04-19

话,周明也没有看过,不好评价。

周明仔细端详一番,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遍后,又举起来,对着太阳光看了一遍。可惜,信封是用特殊材料做的,太阳光照不穿。

周明嘴里嘟囔道:“希望老头子真有那么厉害,这进九州书院,可就靠这两封信了。”说完后,周明又把这两封信放回怀中。

百年前,大夏将官员选举制度从以前的察举制改为科举制,让寒门士子有了在朝为官的机会。只要有着极深的学识,通过科举这条道路,普通人也有着能够得见天颜,上达天听的机会。

民意可以直达皇帝的御书房,而不是被高层的贵族门阀控制,肆意歪曲。下层老百姓的声音能被听到,能被重视。

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学院也是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学院分为两类,一种是学堂;另一种是太学。

学堂分为三级,初、中、高三级,初级六年,中级三年,高级三年,然后经过“国考”。

最后在这十二年中综合表现出众的学生,再由各大太学择优选取。经过近百年来的发展,学院制度普及到九州各地,形成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知识不再被贵族阶级垄断,平民也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目不识字的白丁渐渐地在九州上消失。

而在太学中执牛耳者,毋庸置疑,便是这九州书院。九州书院由大夏皇室注资修建,在科举制兴起之前便已经成立,总部设在京都,是各大贵族门阀争相进入的学院。

在科举制兴起后,九州书院的性质也从皇家学院转为平民学院,开始面对平民招生。在许多地区开设分部,为大夏培养出许多人才。

周明并没有正规地接受学堂教育,所以就没有学籍,而没有学籍是没法入学的。户籍只能支持你就读初级学堂;就读了初级学堂,破除蒙昧,才有学籍;有了学籍才能一步步往上升。

这不是按照学堂路子一步步升上来的,就只能走,通过由专人推荐,进行入学考试的路子了。走出客栈后,顺着这条街道一直往下走,周明来到了另一条街道。

现在脚下的这条街道叫宁安街,是明泉城内的大街,街上足有六个坊市,占到明泉城内坊市的六分之一,就连郡守府也坐落在这条街上。

明泉城内十六条街,三十六个坊市,有些街上才只有一、两个坊市。

宁安街上的人口也是密集,虽然只还未到巳时,还算很早,可宁安街已经渐渐变得热闹起来。

商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街上来往的行人也是越来越多,周明走在这条街上,就像融入汪洋大海里的一滴水珠。行走其间,不起波澜,毫不起眼。

周明缓步向前,走了一会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郡守府。

周明抬起头,看着紧闭的两扇朱红色门扉,门口两座青灰色的石狮子,一左一右守卫在两旁。

周明从怀中的两封信取出来,看了看,将其中一封信放回怀里,手里拿着一封信,走上前去。

周明来到郡守府的大门前,两扇朱红色的门扉上,一左一右地镶嵌着两个门环,门环上刻有一个兽头。(这种神兽名叫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反感旁人进入巢穴,若遇外物侵犯,壳口紧合,世人取其紧闭之意,遂安装在大门上。)

周明的手放在门环上,拉起门环,轻叩了几下。过了一会儿,朱红色的大门打开了一条缝,随后这条缝逐渐扩大,一直扩大到可以容纳一个身形后,方才停止。

从里面走出一个女子,仔细看去,女子穿着一身淡蓝色的长裙,看见周明后,有些疑惑地对周明问道:“公子来这里干什么?周明随之答道:“烦劳姑娘通传一下,就说故人之徒,明泉山周明来访,还望石郡守能看在家师的情面上,见周明一面。”

女子是郡守府的丫鬟,虽然并不知晓周明具体的身份,可也并没有摆出什么骄横的态度。目光转到盘在周明肩上的小离。小离在感受到女子的目光后,还特别人性化地朝她吐了吐蛇信。女子对此,并未像寻常女子一样,被吓得花容失色。面容不改,淡定地和周明继续交谈。

听周明所言,似是郡守大人的故人之徒,女子也不敢怠慢,先将周明请了进来,领着周明到了前厅,安排周明坐在一旁的锦席上,又走到一旁,拿起茶壶,倒了一杯清茶,递到周明身旁。

女子做完这一切后,微躬着身子,说了一句:“公子请用茶。”随后转身走入内室。过了一会儿,从里面走出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来,大步流星地走过来,刚才的女子在男子身后亦步亦趋地跟着。女子对周明说道:“公子,这便是石郡守。”说完,女子便闭上嘴,右手放在右胯上,低眉顺眼地站在一旁。

周明见到男子后,先是拱手施了一礼,礼貌地说道:“石郡守好!

当初在山上,就听家师提起过您,说您爱民如子,为人清明,是难得的好官。现在一见,才知闻名不如见面,光是这面相,就不是那些贪官污吏能有的。这青州百姓,能在您这样的好官治下,实在是一种福气呀!”

周明说完,将手中一直拿着的信,递给石郡守。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周明经常与商贩打交道,也是深谙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