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那么多的黄巾,真正混出名堂来的,还真就是张燕一个人。
后来诸侯混战,张燕也参加过讨董同盟,不过没派兵出去罢了,等到袁绍占据冀州之后,就一直想消灭张燕的势力,一度联合吕布,和黑山贼展开了激战,张燕虽然落在下风,却死战不退,后来吕布和袁绍产生矛盾,黑山军保住了自己的元气。
一直到袁绍用怀柔的方式,田丰孤身入黑山,说服了张燕,黑山贼才开始下山定居,在邺城附近,妇孺参与生产,精壮继续为军,张燕保持了一定程度上的独立,袁绍也平定了冀州地盘上的隐患。
张燕这一路来,都是靠自己的力量,取得的那些东西。
现在,他要放弃对军队的掌控,要说舍不得,那真是有些舍不得。
可是除了接受王易的条之外,他还有别的道路吗?
只能说袁绍坑人啊,死得不是时候。
他在那么一个关键的时刻一死,张燕就知道,自己只能放弃兵权了。
这是一个很简单推理过程。
袁绍那时候一死,那么张燕率领的黑山贼精锐,就只能回邺城,还不能跟着张郃去许都,因为黑山军的家属,都在邺城附近耕作呢。
黑山军在袁绍麾下,那些妇孺就过得很好,袁绍也可以放心地使用黑山军。
可是现在袁绍一死,邺城一陷落,张燕就只能带着黑山军回邺城,不然的话,那些黑山军知道自己的老婆孩子亲戚家人都已经落在了刘备的手里,就算平时再敬重张燕这个大统领,只怕也会马上哗变,先跑回去再说了。
黑山军就是这样的一个利益体,每个小兵都是有自己的利益的,毫无牵挂的几乎没有。
张燕知道,如果当时自己要跟着张郃去许都的话,那么平时对自己很敬重的黑山军其他头领们,比如孙轻、王当、杜长他们,就一定会不同意。
黑山军其实和当时臧霸的泰山贼差不多,臧霸虽然是大头领,可是下面其他那些头领,都是各有势力的。
唯一不同的就是,泰山贼基本都是青壮,亡命之徒,黑山军都是拖家带口的。
所以他只能回来。
所以他回来以后,只能放弃兵权,除非王易肯松口。
然而刘备对其他来投的诸侯,都没有这样的优待,不管是孙策还是吕布这样的亲家,还是刘繇刘表这样的汉室宗亲,在投入曹操麾下之后,都不再对军队有着统治力了--虽然吕布的官位是刘备麾下第一大将,孙策是五虎将之一,刘表更是荆州牧,可是他们都不再能够直接指挥军队了。
而刘备一直做得也很有品味,对他们没有任何的逼迫,反而在各个环节上都重用他们。
这至少让张燕、孙轻、王当、杜长他们,比较放心,不担心自己放弃兵权之后,会遭到王易的杀害。
人家这么多年的好名声保持下来不容易,不至于非要针对咱们几个大功臣嘛。
在和几个黑山军头领商量之后,张燕他们就决定,既然要投降,就不如做得大气一点,几个首领一同孤身入城,显得自己没什么别样的想法。
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也不太容易,不过想到自己的家人就在邺城附近,在王易的控制之下,反正也不想跑,不如赌一把。
而且赢面几乎是稳赢的,为啥不赌?
当下张燕就回信表示要进邺城来拜见天下闻名的少使君,带着黑山贼所有的头领前来。
王易自然对此事大加赞赏,对方姿态摆得这么好,自己当然就更容易稳住邺城了。
毕竟邺城这样的大城,城外就有超过一半的土地是黑山军的家属耕种的,稳住黑山军,就稳住了基本盘。
于是,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之后,张燕等数名黑山军最重要的头领,卸下了甲,换上了布衣,没有带任何一个亲兵,直接就步行到了邺城之外。
王易则是打开了邺城的大门,热情地把他们迎了进来。
见到王易之后,张燕带着黑山军的头领们下拜,王易立即上前,挨个将他们扶了起来。
“诸位将军深明大义,前来投奔朝廷,如此大礼,王易可担不起!”王易满脸春风的道。
看到王易一点架子都没有的样子,张燕等人心里就笃定了一些--少使君天下闻名,既然展现出了这样的和善,那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啊!
很快的,王易就拉着张燕的手,招呼着其他几名首领,跟着自己一同进了邺城。
邺城内早就摆好了一桌酒席,等着几位黑山军的头领了。
推让了几下之后,王易坐了主位,其他诸将都坐了下来,也没有其他人作陪,王易要在酒宴上,就将该说的事情,全部都说清楚。
兵权是一定要交出来的,不过对这些头领们,刘备自然也不会小气,张燕被封为平北将军,这可是刘备麾下数一数二的高官了--毕竟现在诸将都只是杂号将军,真正的重号将军,刘备麾下现在只有两个人。
平东将军吕布,平南将军刘表。
那是因为他们本身的官位就很高了,投入刘备的麾下当然也不能太低,而且这些都是朝廷给的官位,刘备当然要尊重朝廷的决定。
而张燕的情况,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