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父亲的背影,吕布不知道怎么回事,听父亲的声音不像是染了风寒。
“别管你父亲了,他这人不喝两杯就不舒服,回去喝几杯就好了,走回家去,母亲做了你做爱吃的菜。”黄氏拉着儿子的手也往家的方向走去。
赤兔这家伙早在吕布下马之后,就跑回马厩去了,那里有它最爱吃的豆料。
牛是不会赶回镇子里的,这是吕布早就想好了的。
三百头牛的安置也不是个小事情,冰天雪地的,要是把牛放在室外,要不了几天就会冻死,所有牛棚就必须要建。
全民大生产是可怕的,三百头牛的牛棚三天就建好了,这些牛是主家的,但却实为大家买的,到了春耕的时候,大家都能借用主家的牛,有了牛耕作会快很多。
牛棚的位置就在吕家镇外不远的地方,吕布专门挑的下风口,北地多西北风,那就安排在东南方向,吕布可不想整天闻着牛粪味过日子。
公子都走了,高顺领着牛就转了个弯,向着牛棚的方向走去,那里早就安排好了看牛和喂牛的人。
牛棚的守卫很严密,北地地广人稀,山上豺狼虎豹很多,牛群要是不看着,很容易被那些野兽袭击。
至于给赵叔伯的酒,那些送牛来的仆役刚好可以带回去。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三月底,春风终于徐徐的吹到了北地,天气慢慢暖和了起来,积雪开始融化。
这一个月里,灾民们已经不在住在帐篷里了,天气虽然冷,但对于修自家房子的热情却没有丝毫影响,谁都想有自己的家。
灾民们的家不需要砖石,也不需要多少木头,泥土配上麦秆,再来几根粗木作房梁就很好了,粗木好弄,山岗上都是的,随便砍。
唯一需要买的是瓦片,这东西暂时还没办法自给自足,虽然灾民里有人说会做,但这附近没有火窑,冰天雪地的也没办法建火窑烧瓦,建房子时间紧急,只能靠买的。
灾民们已经一无所有了,根本没钱去买瓦片,本着做好事做到底的想法,吕布把这笔钱也给掏了,一些瓦片也要不了多少钱。
买回来的牛都已经穿过了鼻环,现在驯服的很,农民的特点就是对农具非常了解,只需要打一些铁器,他们就能用木头将它结合成好用的农具,犁铧(huá)、钁(jue)、锸(chā)、耙、耧、锄、铲、镰等被大量的制作了出来。
甚至有人开始做耧车,一种古代的播种工具,据说是西汉赵过发明的,耕好的地,耧车下去,用牛拉着,可以边开沟边播种,节省了人力不说,还加快了播种速度。
等到耧车出来了,吕布这才发现其实没什么神秘的,多个开沟铲固定在木头架子上,开沟铲上有个木质的漏斗,下方有一排木屑子挡着,开始播种时将木屑子拿开,种子就会慢慢顺着漏斗一点点漏到下方,刚开出来的沟槽里,等开沟铲一过,种子就又被埋到了土下。
东西不复杂,也不算难,吕布看了一遍就知道原理,但在这时代,能想出这东西的人是真的了不起,发明一样东西和仿制一样东西的难度是天壤之别。
春风一吹就到了春耕的时节,北方的天气很冷,一年里能耕作的时间不多,要是现在不抓紧时间耕作,下雪之前就没办法把粮食收上来。
有了耕牛和农具的帮助,还没完全解冻的土地也能开垦。
吕家的荒地很多,佃户们一家人不过能耕作百亩的土地,经过吕布的统计,灾民们加上部曲一共四百多户,也就要四万多亩土地。东汉的亩和后世相差很大,一亩不到后世三分之一亩。
对于能有养活自己的土地,灾民们很激动,拿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春耕之中。
开荒很累,土地多年没有种植过了,都板结在了一起,加上冰封,让耕作变得很有难度,但这也挡不住灾民们的热情,一块块田地被开垦出来,相信在大地完全解除冰封前就能把都有土地都开垦出来。
吕布没有去看着大家劳作,没什么可看的,他不懂农事,随便拉个人过来都要比他懂的多,去了也帮不上忙,只能添乱。
母亲也不让他去,母亲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能成为农夫,自己儿子是要成为大人物的,去当农夫这算什么?
不过吕布也没有闲着,不知道怎么种地,但不影响聪明的脑袋知道别的事,种地离不开灌溉,也就是离不开水。
现在冰雪消融,土地里水分很足,还不需要考虑灌溉的问题,但天气暖和了之后呢?太阳会带走地面的水分,农作物终究是需要水的,那片荒地没有水源,灌溉会是个大问题,总不能靠人挑水灌溉吧。
房间里,吕布做了一个简单的沙盘,这是他观察了附近地形之后制作的。
吕布正在研究怎么把大河的水引进来灌溉,挖一条足够深的水渠是最简单的,但这太麻烦了,九原这边地势相对较高,想挖水渠?那得挖三丈深才能把大河的水引过来。
如果吕布有几辆挖掘机肯定会这么做的,可现在没有,靠人力挖一条这么深的水渠可是一项大工程。
但最终吕布还是想出了办法,不能挖一条深水渠直接引水,但不是不能挖一条浅些的水渠,只要把水从大河里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