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珍也笑了,显然确实很开心:“小伙子你懂得真是多啊,年纪轻轻的,从哪儿打听到这么多事儿啊?”
也不怪张爱珍这么说。
虽说卢家的事情,在胡同里,甚至隔壁胡同都传得很开,都知道卢宋是北萍市的老市长,而且声誉极佳。
但那也只是在胡同里,外面知道的人可不多。
而且知道这些的都是一些七老八十的人了,年轻人根本就不了解这些,更不知道卢宋,卢好义是何许人。
像罗宇洋知道得这么清楚的,甚至连卢宋的喜好都能说出来的年轻人,张爱珍确实没遇见过。
苏童看了看罗宇洋,她也挺好奇的,罗宇洋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如果是苏学林知道,那倒还正常,可是罗宇洋是小辈的人啊!
罗宇洋笑着说:“我也是从书里看的,我喜欢看一些人物传记,其中就有官锣胡同卢家的记载。”
张爱珍露出意外的神色。
没想到他们卢家这么有名,在某些人物传记里都有。
当然,事实上呢,卢家确实有人,但罗宇洋是从确实里获得的这些资料,全方位,无死角,又极其准确的资料。
罗宇洋又说:“阿姨,您家这大宅子可不一般。”
张爱珍笑了笑:“有什么不一般的?就是普通的四合院儿,这里到处都有。”
罗宇洋站起来,从上到下打量着这屋子里的一切,说:“其实这不能算是四合院,是一座大宅的一部分,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最早是一位工部侍郎的宅邸,不过到了清代,就变成贝勒府了,前前后后住过六七个贝勒,据说民国之后,被一位督军买下来了。”
苏童怔了怔:“督军?”
罗宇洋点了点头:“这位督军名气挺大的,后来还做了北洋政府的总统。”
不用说名字,苏童已经知道所谓的督军是谁了。
经罗宇洋这么一提,苏童倒也想起来了,她小时候听爷爷苏学林还提起过为件事儿,只不过现在没什么印象了。
只听罗宇洋继续说:“建国以后,这座大宅子被分成了很多个小院子,阿姨,您家这院子,算是里面保存得最好,也是最大的一个了。”
张爱珍笑了起来:“小伙子,你还真是厉害,这些东西连我都是一知半解的。”
经过罗宇洋这么一聊,张爱珍的态度就变得相当亲切了。
张爱珍又对苏童说:“姑娘,还是这小伙子好,比昨天那个强多了,选对象就要选这样的。”
苏童怔了怔,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了。
不过没关系,张爱珍只当是苏童害羞。
这时,张爱珍将装着核桃的盒子放到桌上,说:“你们送的这份礼,我收下了,谢谢你们啊。”
罗宇洋连忙说:“不用谢,您太客气了,这就是小玩意儿。”
张爱珍笑着说;“礼轻情意重,再说,这一对核桃,还有这盒子,应该不便宜吧。”
张爱珍虽说不玩核桃,但是她爱人卢好义是个核桃痴,张爱珍自然也懂得一些相关的知识。
比如这盒子吧,做工不用说,很上乘,从重量上来说,用料就很扎实,可不是那些粗制滥造的盒子能比的。
里面的核桃,张爱珍是不懂,但应该也差不了。
张爱珍对苏童说:“对了,姑娘,我记得你昨天是想来看看我们家的老物件,是吧?”
苏童连忙点头:“对,阿姨,今天方便吗?”
张爱珍站起来,说:“你们等我一下。”
显然,张爱珍是去取家里的老物件去了。
所谓的老物件,当然就是收藏品了。
像这样的家庭,祖上都会传下一些好东西。
罗宇洋看向苏童,小声说:“怎么样?我管不管用?”
苏童笑着说:“嗯,很管用。”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苏学林时常夸奖罗宇洋,连苏童似乎也受了影响,觉得罗宇洋办事儿很可靠。
事实倒也出入不大,苏童每次找罗宇洋帮忙,都能有个圆满的结果。
至少目前来说是这样的。
片刻之后,张爱珍从里屋出来了,手里还捧着东西。
那是两个盒子,一个扁的,一个方的,类型不同。
看张爱珍拿着有些吃力,罗宇洋赶紧站起来,接过了两个盒子,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在了茶几上。
张爱珍坐了下来,说:“你们打开看看吧。”
罗宇洋和苏童对望了一眼,苏童说:“你是行家,你来吧。”
罗宇洋先把那个扁盒子拿到了面前,然后将盖子打开。
罗宇洋和苏童怔住了,里面居然是一本册子。
像这样的册子都是后人制作的,一般里面装表的是字画,而且多是一人之作。
罗宇洋将那册子取了出来,很有分量,说明用料讲究,应该是很重要的字画才会用到这样的技术。
罗宇洋翻开第一页。
果然,是字画。
只要是字画行家,一眼就能看出这字画非同一般。
无论是画,还是配字,都可以说透着灵魂,闪闪发光。
毫无疑问,这是古代的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