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这个女研究员就是呗刺激的过头了,不然不会这样的。
但是我始终搞不懂,有什么能让她遭受这么大的刺激,难道仅凭那一团头发?
对,头发!
我也是现在才想起来,宋晓玲当时对我说的话,当时下九当的人,就是遇到了头发一般的东西,然后就感染了某种病毒,这才被他们称之为诅咒。
难道,我看到那缸里的头发就是?
一时间,我也不太好能够确认。
“退后,你退后,你不要过来,我要证明给你看!”女研究员说着,便开始寻找着什么。
可是找了一大圈都没有找到,后来就变了脸色,喃喃自语道:“尸体,尸体去哪里了,尸体呢?”
这下子我清楚了,他是在找她伴的尸体。
见状,我只好开口解释道:“你同伴的尸体,我让他们收拾走了,你找尸体做什么?”
听我这么说,女研究员一时也慌了神,有些站立不安了。
“跑不掉了,我们所有人都跑不掉了,她要来找我们的,找我们所有人……”紧接着,她又跟在发神经般自言自语的喊着。
我始终都没有搞清楚,她说的到底是什么,这个她究竟是谁,亦或者是说她到底是什么!
女研究员现在给我的感觉是,她肯定不是看见了缸里的东西受到了惊吓,她是看到了比那个东西更可怕的存在才会变成这样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里还存在着什么可怕的东西?
这个她,也让我联想到了萌萌之前对我说的那番话,古楼里有个女人,守陵人。
有没有可能,女研究员说的就是她,她想要赶跑所有涉足这里的人。
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守陵人都是清苦的代名词,或者是犯了错才会被派去守陵墓。
那么现实中的守陵人到底是怎样的呢?他们又会有怎样神秘的故事呢?
他们真的如同电视剧里所说,都是犯了错,被惩罚看守陵墓的吗?
说实话,我也不是特别的清楚,但是关于守陵人的传闻我倒是听过一些,只是我也并未亲眼见过守陵人。
换句话来说,就是从来没有人见过守陵人,活着见过!
虽然,现实中有一些关于守陵人的记载,比如清朝的皇陵就有守陵人,而且一直传承至今。
相传,在努尔哈赤时代。
班布里(努尔哈赤的伯父)曾与努尔哈赤毗邻而居。
有一次,班布里家中的一个奴隶犯了罪,跑到努尔哈赤的院子躲起来,班布里要求努尔哈赤将奴隶交出来,但努尔哈赤不承认奴隶在自家院中。
愤怒至极的班布里不顾努尔哈赤的罕王身份,在其门前的廊柱上砍了3刀,扬长而去。
第二天,努尔哈赤将此事公之于众,并处分了班布里一家,将代表其身份阶层的红带子降为紫带子。
按照清朝规定,黄带子身份最高,主要是努尔哈赤及嫡亲兄弟以下子孙佩戴,而其叔伯兄弟支系的为红带子,位分相对低一些,紫带子最低。
而且,不允许其家族姓爱新觉罗氏,改姓觉尔察氏,并罚其守护皇陵。
班布里以后,被罚守护清永陵的皇族还有努尔哈赤的三伯父阿塔。
阿塔的后裔如今主要聚居在新宾县上夹河的腰站村,据其后人讲,阿塔为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康熙七年已成为二品封疆大吏,但由于参与了鳌拜的谋反,被降四级,于康熙二十五年被派到永陵守陵,这段历史在《清永陵志》中也有记载。
除了因犯错而被处罚至此守陵的皇族贵胄,国戚喜塔腊氏也曾守护清皇陵。
喜塔腊氏早在福满时期就与爱新觉罗氏结为姻亲,后塔克世再次与喜塔腊氏结姻亲。
据史料记载,康熙二十七年,喜塔腊十世祖图黑奉旨率九子一侄至盛京福陵、兴京永陵守护陵寝。
这些守陵人以朝廷俸禄为生,可以说是“流着皇族血液的公务员”。
守陵并非简单地看护陵寝,他们的工作非常繁杂,并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机构体系,犹如一个小社会。
除了日常看护和修缮皇陵,守陵人最重要的两件事便是祭典和接待皇帝。
祭典是皇家陵寝的头等大事,清朝的祭典规制日趋完善,已形成“大祭”、“小祭”等典制。
按照典制,永陵每年要举行四次大祭,小祭二十四次。
大祭在清明、七月十五、冬至、岁暮举行。
小祭则在每月初一、十五举行。
皇陵每次举行大祭都要杀一头牛、一只羊和一头猪当做祭品。
因为任务量大,守陵人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工,有的专门负责养牛羊,有的专门负责酿酒。
制糖、做酱、磨粉、养鹰、养鸟等工作也都有专人负责。
为了保障祭品供应,许多守陵人一辈子只干一个“工种”。
每逢皇帝到永陵来祭祖,都需要守陵人接驾。
皇帝及扈从、随员的住宿安排,也都由守陵人员来打理。
祭祀之余,时间便可自由安排。
逗逗鸟,跳跳舞,种种菜……日子过得也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