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尘埃落定(今日四章(1 / 2)

苏秦听完陈市长的话,嘴角高高扯起,仿佛听见了世界上最好的笑话。

从走下斯考特开始直到现在,苏秦一直就跟看猴戏一样看着眼前这些人的表演。

整个东南市和东南厂,除了富华荣厂长让他觉得还不错之外,其余人的表现真是一言难尽。

面对陈市长提出来到问题,苏秦毫不犹豫的拒绝道:“陈市长,‘东南厂’拖欠的员工工资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份钱我是不会出的。”

陈市长显然没有料到苏秦会这般回答,一下子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接口了。

愣了半天,他再次开口:“债务问题是收购‘东南厂’的前提,如果苏先生不帮助市政府解决‘东南厂’的债务,那这场收购根本没有必要继续下去。”

苏秦看了陈市长一眼,慢条斯理的回答道:“‘东南厂’对外债务确实要算作工厂资产的一部分,不过对能拖欠的工资是由于管理问题导致的,不应该规划到债务这一块。”

“我个人觉得,当地政府应该背负起民生问题的责任,不能一味的将麻烦推给企业。”

“你这小同志是什么意思?”陈市长一听苏秦让他担负责任,瞬间就炸毛了。“你要收购‘东南厂’,就必须要把拖欠的工资结清,这点没得商量。”

说来说去,还是拖欠工资的问题。

苏秦最开始和843厂产生交集,就是因为拖欠工资的问题。

不过虽然都是拖欠工资,但实际上还是有差别的。

843厂当年资金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军方订单减少,身为军队直属工厂的军工厂又不能对外招揽生意,属于非战之罪。

而‘东南厂’的资金链断裂是因为违法犯罪,卷走了资金储备。

‘东南厂’作为皖南省著名的制造大厂,哪怕资金链出现了问题,只要能够得到政府支持,以政府的名义给‘东南厂’背书,让银行批一笔临时贷款,其实很容易就能渡过难关。

关键在于,政府在这件事情上一点作用都没有发挥。

“陈市长,就算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现在也不是我结清‘东南厂’拖欠工资的最佳时间。”

“我大可以在等上两年,等‘东南厂’拆东借西卖掉部分沉余资产,总市值下降到一个更合适的时候再接手这趟烂摊子。”

“等上两年?你能等,‘东南厂’几万员工能等吗?我看你这个小同志一点政治觉悟都没有,你这是思想有问题。”

‘啪’刘副省长突然大力的拍在桌子上。

“陈超,你到底在说什么胡话。苏先生不是体制内的人,你和一位普通群众谈什么政治觉悟,你还要脸吗?”

刘副省长不怒自威,身上散发出一种无形的威严:“我看你才是思想有问题。”

“苏先生哪句话说错了?解决民生问题是不是政府的责任?”

“你东南市市政府遇到问题,不是找上级哭诉,就是推诿到其他人的身上。你们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换一批人来解决。”

刘副省长转过头来对苏秦说:“苏先生,省里对你收购‘东南厂’的事情是大力支持的。”

“工厂拖欠的工资省里会想办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你不用操心。”

‘东南厂’拖欠工资的问题其实不大,它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链断裂后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没有资金,就无法竞购原材料,没有原材料,就无法按时完成制造订单,没有按时完成制造订单,就要支付大笔违约金。

可是没有资金,又哪里有能力支付违约金。

这是个无解的死循环。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很简单。

现金,大量的现金。

一笔如同定海神针一样的资金压在‘东南厂’的账户里,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和843厂的情况不同,843厂只不过是一个几百号人的小厂,厂长政委通过四处借债,还能勉强支撑下去。

而‘东南厂’可是几万人的大型工厂,工人们每个月的工资数量加起来可是一笔天文数字。

除了银行,根本不可能从其他地方抽出这笔资金来。

然而,银行在这个时候却根本不想和‘东南厂’扯上任何的关系。

一般来说,像‘东南厂’这样的大型企业,银行是最喜欢打交道的。

地基牢,底子厚,背后还有靠山。

只不过这次‘东南厂’的腐败案,和当地银行系统也脱不了干系。

涉事银行的账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银行的高层领导也被纪委的同志抓了个干干净净。

东南市当地银行系统现在是风声鹤唳,纷纷开始内部自查,生怕被东南厂的案子牵扯进去。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不落井下石,要求‘东南厂’提前还贷就已经是遵从政府下达的维稳指令了。

想要从银行里继续贷款出来,简直就是想吃屁。

银行避之不及,‘东南厂’又急需大笔资金,真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倒霉妈妈给儿子开门----倒霉到家了。

刘副省长继续给苏秦喂上定心丸。

“关于‘东南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