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低头看了一眼二娃,轻轻叹了口气摇摇头,没说话。
二娃见此,乖巧的闭上嘴,没在问。
……
苏玉几人走在路上,远远的看到戚栋梁家里炊烟袅袅,走近了还能听到孩童们的嬉笑声。
走到门边的时候,苏玉听到里面的人说。
“栋梁,你去看看你大伯妈她们来了没。”
周兰从厨房出来,朝屋里的人喊着。
“俺去看看。”
说着,戚栋梁正欲出门。
“栋梁哥,二伯妈。”
戚民和戚玉梅站在门外边,朝里面挨个喊人。
周兰听见声音,高兴得合不拢嘴,赶忙去开门。
“哎呦,你们可算是来了,快快快,快进来。”
“二伯妈,乔慧嫂子在哪里吗?”
戚玉梅一进门,就往厨房跑,结果没看到人。
“在后屋拿柴。”
戚栋梁笑哈哈的说,他话刚说完,就见戚玉梅兴高采烈道。
“我去帮乔慧嫂子。”
话毕,人已经朝后屋跑去了。
……
与此同时,戚栋梁注意到走上前来的戚民。
他目光落到戚民手上拿着的粮食袋子上,心里正疑惑,就听到戚民递上粮食袋子,说。
“栋梁哥,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拿着。”
“戚民啊,
俺喊你们来吃饭的,你这娃咋还自带粮食来,那跟吃自己的粮有啥区别?”
周兰瞪了一眼戚民,疾步上前推开戚民递过来的‘礼’,嘴上责怪道。
虽说是在责怪,不过语气里却充满了真诚实意。
很显然,周兰一家人喊他们吃饭,根本就不在意这些。
面对这样真心实意的亲戚,苏玉打心眼里感动。
“拿都拿来了,总不能又拿回去吧?都是孩子们的心意,收着吧。”
话毕,苏玉拉住周兰,朝戚民使眼色。
戚民秒懂,拿着粮食袋,不顾戚栋梁的阻拦,径直拿到堂屋去放着了。
在山河村有个规矩,大过年的上门来送礼的人,只要礼进了堂屋,就不能在出来。
如果主人家把礼又拿出来还人,那就是看不起送礼的人。
木已成舟,周兰斜了一眼苏玉,故作生气道。
“小玉,你这是干啥子哦,俺喊你来吃饭,你还自带口粮,你不是打俺脸嘛。”
“那有这么严重,好了,我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苏玉笑呵呵道,拉着周兰的手两人相视轻笑。
“算了算了,俺说不过你,走到屋里去坐。”
周兰无奈的松口,拉着苏玉要进屋里去聊天。
戚
栋梁见大门外没人了,他奇怪的看向苏玉,问。
“大伯妈,戚富戚国他们还没来吗?”
“他们有事不来了。”
听此,苏玉停下脚步,淡淡回应着。
“大队上又还没开工,能有啥子事,你就唬人吧,栋梁你去家里喊他们一起来。”
周兰催促自己儿子赶紧去喊人,其中缘由她也不想去问苏玉。
不过,今天她家喊吃饭,那就一个人都不许少。
苏玉那知道周兰的心思,她无所谓道。
“不用去喊了,他们不想来就不来……”
“他们哪里是不想来,俺看你就是事多,来就来还要带东西,这年头谁家富裕了,你们家又是刚分的家,能拿得出什么来。”
话还没说完,周兰就噼里啪啦的说教。还不管不顾的让自己儿子,赶紧去喊人。
戚栋梁当然是听自己妈的话,转身出了门。
苏玉见人已经去喊去了,她在说阻拦的话,周兰该不高兴了。
……
周兰拉着苏玉坐到屋里烤火,二娃和四丫和戚栋梁的两个儿子,在外面打成一片,时不时的传来孩童们的欢声笑语。
戚民听说戚二伯在屋后面劈柴火,他是个闲不住的人,便倒后屋去帮忙去了。
至于
戚玉梅,则是在厨房里,一边帮忙烧火,一边跟乔慧学习做菜。
……
周兰看到孩子们这样的改变,欣慰的拉着苏玉手,叨叨道。
“小玉啊,大梅子和戚民都是好孩子,不过在对待孩子这方面,你可不能偏心啊。”
“偏心?”
苏玉听得莫名其妙,她这么个偏心法了?
“你说你……俺喊你们一家子来吃饭,你怎么就带戚民和大梅子来,戚富和戚国再不好,那也是你养大的啊,总归还是一家人。”
见她没听明白自己的意思,周兰索性敞开了说,反正都不是外人。
苏玉轻笑一声,想要解释,却发现这种事,好像也没什么好解释的,索性她乖乖的听周兰说。
“不是俺说你,都是一家人干什么要闹成这样,你就不怕以后老了,没人给你养老。”
“我还年轻,不着急养老。”
苏玉哭笑不得的反驳,很想大声说,儿子要是不孝,谁也指望不上。
“你年轻,你年轻,俺是说不过你。不过你还是听俺说的,戚富他们虽然不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