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寻找论文中预言的那些耦合常数,都帮助极大。
所以在‘强行’竞争了近一年的时间,以仅仅从crhpc手中抢走了一个耦合常数的验证后,cern的理事会果断的放弃了继续对强电统一理论的验证工作,继而在半年多前就开始了对暗物质暗能量的探测。
不得不说,这个选择的确是正确的。
因为在强电统一理论上,cern的确不可能竞争过crhpc。
但话又说回来,在徐川看来,cern将目标转向暗物质和暗能量,其实同样也是死路一条。
或者换一个说法,当cern在米国的插手下,选择了他们分道扬镳的时候,cern其实就已经注定是走向慢慢消亡的结局。
最核心的原因便是两者的对撞能级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上。
cern手中即便是升级过后的lhlhc高亮度对撞机,能级也只有35tev而已。
而crhpc环形超强粒子对撞机的最大对撞能级能达到150tev+,哪怕是常态对撞能级,也能达到130tev+。
前者仅仅是后者的一个零头而已。
而在微观世界中,能级越大,意味着能够观测到的东西就越多。
至于cern后续所做的那些事情,比如在强电对称破缺的耦合常数的对撞数据上造假,亦或者强行将强电统一理论的荣誉按到德利涅和威腾两人的身上,只不过是加速它自己的消亡而已。
至于暗物质与暗能量.
作为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真正发现者,徐川很清楚要从庞大到以pb为单位计算的实验数据中将那点蛛丝马迹剥离出来需要的什么。
除了众多物理学家以及超算的支持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
即数学分析模型!
上一世是他带领团队针对性的建立起来了惰性中微子+暗物质的探测模型,耗费了漫长的时间才完成这项工作的。
徐川不相信在失去了他的情况下,cern能够在半年内就找到暗物质的踪迹。
不过眼前,对于cern到底观察到了一些什么东西,做出了一些什么成果,他倒是挺感兴趣的。
难不成在他和crhpc的逼迫下,cern爆发小宇宙了?
ps:二更求月票,下午还有,月初了,双倍期间,大佬们手中的月票求求了(=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