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平江路畔情语绵(1 / 2)

“江老师,这曲子……”陈宇转头看向江洁小云,轻轻说道:“听着真让人心静,以后老了,就过这样的生活,每天听听小曲儿,品品茶,挺好。”

江洁小云微笑着点点头,眼波流转间,仿佛也看到了两人白发苍苍,相伴到老的景象。

一曲终了,茶馆内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吗?”陈宇突然问道。

江洁小云陷入了回忆,“当然记得,在大理,苍山洱海边,那是我最难忘的地方。”她顿了顿,目光中带着一丝期盼,“你还记得那天是什么日子吗?”

“2023年4月5日,清明节。”陈宇脱口而出,清晰的日期仿佛就刻在他的脑海里,不曾忘记。

“你居然还记得!”江洁小云有些惊讶,随即又有些感慨,“真希望有机会再去一次大理。”

陈宇看着她眼中的向往,心中一动,“以后每年清明节,我都带你去踏青,好不好?就去大理。”

江洁小云犹豫了一下,“每年都去……会不会不太合适?”

陈宇洒然一笑,“有什么不合适的?一年一次,又不耽误什么。难道……”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灼灼地盯着江洁小云,“江老师是怕别人说闲话?”

江洁小云的脸颊微微泛红,低下头去。

陈宇见状,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伸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包蜜饯……

“来,尝尝这个。”陈宇剥开一颗蜜饯,递到江洁小云面前。

江洁小云微微张开嘴,任由陈宇将蜜饯送入口中。

一股酸甜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开来,带着一丝清凉,恰到好处地中和了茶水的苦涩。

“嗯,真甜。”她轻声道,眉眼弯成一道好看的弧线。

就在这时,原本静谧的评弹社忽然出现了一阵骚动。

人们纷纷起身,朝着门口的方向张望,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

陈宇和江洁小云也好奇地望过去,只见一位身着素雅旗袍,气质高贵典雅的老太太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是吴小老师!”有人惊呼出声。

陈宇虽然对曲艺界不太了解,但也听过吴小老师的名号,知道她是江南地区着名的评弹艺术家,备受推崇。

江洁小云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凑到陈宇耳边轻声说道:“吴小老师可是江南评弹的活化石,今天能见到她真是太幸运了!我想点一曲《声声慢》,可以吗?”

“当然可以。”陈宇点点头,“不过这费用……”他有些担心价格不菲。

江洁小云抿嘴一笑,俏皮地眨了眨眼,“跟你学的呀!上次你不是说过,喜欢什么就要大胆争取吗?”

陈宇哑然失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吴小老师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上舞台,优雅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在简单的寒暄之后,便开始了表演。

她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唱起了江洁小云点的《声声慢》。

那婉转悠扬的曲调,配上她字正腔圆的唱腔,将这首词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陈宇和江洁小云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词中描绘的景象之中。

一曲终了,两人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真是太精彩了!”江洁小云由衷地赞叹道,“吴小老师的唱功真是炉火纯青,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感情。”

陈宇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是啊,这才是真正的艺术。”他转头看向江洁小云,发现她的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仿佛有什么话要说。

“陈宇……”江洁小云轻轻开口,声音有些颤抖,“我……”

评弹社的吴侬软语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平江路上熙熙攘攘的喧嚣。

江洁小云挽着陈宇的手臂,十指相扣,仿佛要将这份温暖牢牢抓住。

微风拂过,带来一丝清甜的桂花香,沁人心脾。

“小云,”陈宇侧过头,目光温柔地注视着身旁的人儿,“如果…今晚,你愿意陪我一起听一整夜的评弹吗?”

江洁小云没有丝毫犹豫,轻轻点了点头,脸颊泛起一抹红晕,像清晨沾着露珠的桃花,娇艳欲滴。

“嗯。”她轻声应道,这简单的回应却胜过千言万语。

“陈宇,你对爱情和婚姻怎么看?”江洁小云突然问道,目光中带着一丝探寻。

陈宇沉吟片刻,想起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故事,缓缓说道:“苏格拉底曾让他的弟子们去麦田里摘一株最大的麦穗,只能摘一次,不能回头。有人很快就摘了一株自认为很大的麦穗,结果发现后面还有更大的;有人则一直走到了最后,却发现最后一株麦穗远不如之前看到的。爱情和婚姻,就像这株麦穗,有的人追求极致,却往往错过;有的人随遇而安,却又心有不甘。而我认为,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而不是最大的。”

江洁小云静静地听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不想错过我的‘麦穗’。”她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陈宇被她眼中的光芒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偏过头,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一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