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儒将力克难(1 / 2)

问罪诏书 昀之愿3 1369 字 1个月前

肖先生站在战船的甲板上,海风猎猎地吹起他的衣袂。他眉头微皱,在船板上缓缓踱步,眼神中透着沉思。脚下的战船随着海浪微微起伏,仿佛也在应和着他复杂的心绪。

“旧友重逢忆少音,蹈海方知蓝似梦。”肖先生喃喃自语,声音被海风裹挟着,飘散在大海的上空。这诗句里,有他对往昔岁月的追忆,那些与旧友共度的年少时光,如同璀璨星辰,在记忆的夜空中闪耀。而如今,置身于这茫茫大海,他才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境遇就如这大海般深邃而莫测,每一次的抉择和行动,都像是在这蓝色波涛中航行,充满了未知与梦幻。

就在他沉浸于思绪之中时,一个雄浑有力的声音从船舱内传出:“同邀创业志盈心,脱身犹记苦如霜。”肖先生心中一惊,循声望去,只见力克难将军笑吟吟地从船舱内走了出来。力克难身姿挺拔,一身戎装在阳光下闪耀,虽历经战火,但眼神中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先生有如此雅兴,多日劳苦,可曾休息得好?”力克难微笑着问道,声音中带着关切。

肖先生有些诧异,一个长期戎马生涯的将军,竟能如此自然地吟诗作对。他未加思索,脱口而出:“将军还会写诗?”

力克难笑而不答,只是微微仰头,望向那片无垠的碧海,然后,他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豪迈与激情,吟诵起一首《满江红·靖海剿匪》:

“碧海扬波,通商路、贼氛猖獗。瞻匪寇、凶残狡黠,祸心难灭。将士怀忠凭勇毅,军旗映日昭贞节。练强兵、何惧浪涛汹,豪情切。

靖海患,肝肠热。除丑类,功勋列。为苍生平乱,志坚如铁。但使邦家烽火息,岂容贼子金瓯缺。赴沙场、报国卫黎民,心昭月。”

每一个字都如同一颗炮弹,在空气中炸响,那气势磅礴的词句,描绘出了一幅惊心动魄的靖海剿匪画卷。肖先生听得入神,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哎呀呀,将军真乃一代儒将啊,佩服,佩服。”

力克难微微摆手,神色谦逊:“终年与将士们打交道,你是知道的,他们文化水平有限,无法吟花吟月的交流,今日遇见先生,看先生吟诵,不禁难抑心中之情,见笑见笑。”

此时,战争的阴云笼罩在这片海域上空,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战船周围,海浪似乎也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战火,汹涌得更加厉害。远处,天边隐隐有乌云聚集,像是一群准备冲锋的黑色骑兵。

力克难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他看向远方,仿佛能透过那层层海浪和乌云,看到隐藏在暗处的匪患。他深知,这场战争对于国家和百姓的意义重大,不容有丝毫的懈怠。

“先生,此次匪患猖獗,非比寻常。他们熟悉这片海域,如同鬼魅般在海上穿梭,袭击我们的商船,残害百姓,阻断通商之路。若不将其剿灭,国家的经济命脉将受到严重威胁,百姓也将永无宁日。”力克难语气凝重地说道。

肖先生点点头,他虽非武将,但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将军,我听闻这些匪徒极为狡猾,多次逃脱围剿,不知将军有何良策?”

力克难握紧了拳头:“他们狡猾,我们便要比他们更有智谋。我已和将士们商讨多日,决定采用分兵合围之术,先派出小股精锐,摸清匪巢位置和他们的行动规律,再以主力舰队从四面围堵,让他们插翅难逃。”

肖先生看着李克难坚毅的面容,心中对这位将军又多了几分信任。他知道,李克难身经百战,每一次战役都精心谋划,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不过,这其中也有诸多困难。海上作战,风云变幻,对我们的行动会有很大影响。而且,匪寇凶残,战斗必然会异常惨烈。”力克难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但很快又被坚定取代,“但为了国家和百姓,我们别无选择。”

两人正说着,一名士兵前来禀报:“将军,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您下令出发。”

力克难点点头:“好,通知将士们,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战斗。”

他转头看向肖先生:“先生,战事紧急,我需去准备了。待此战告捷,我们再与先生共饮庆功酒,吟诗赏月。”

肖先生抱拳:“将军保重,愿将军旗开得胜。”

看着李克难远去的背影,肖先生心中涌起一股好奇。他对这位能文能武的将军充满了兴趣,很想知道更多关于李克难的故事。于是,他决定去找曹植师弟,或许曹植能为他解开心中的谜团。

肖先生穿过战船的走廊,周围是忙碌的士兵们。他们有的在搬运武器,有的在检查船只设备,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和严肃。肖先生能感受到这种战前的氛围,他知道,这是一场关乎生死和国家命运的战斗。

终于,他来到了曹植的船舱前,轻轻敲门。

“谁?”船舱内传来曹植的声音。

“是我,师弟。”

门开了,曹植站在门口,看到是肖先生,脸上露出微笑:“师兄,您怎么来了?”

肖先生走进船舱,环顾四周,只见舱内摆满了书籍和卷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他笑着说:“今日在船上遇到李克难将军,他竟能吟诗作对,还作了一首气势磅礴的《满江红》,让我大为惊讶。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