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在拥挤的马路上慢腾腾的向前移动,霍旭友有闲情看街上的风景了。来省行时,因为不认路,有吴处长引着,他害怕走失,一个劲的盯着吴处长,几乎没有看窗外一眼。现在是中午时间,公交车上人较少,他甚至还捡到了一个座位。他眼睛盯着窗外,看着不断流逝的行人和街景,暗暗感叹,虽说是省城,但比起BJ来还是差远了,不仅是车少人少,连女人的穿着都显的保守。挺热的天了,居然有那么多的女人还穿着裤子,偶尔有穿裙子的,也是老长的裙子,把个身体几乎都遮盖起来。在BJ的街头可是经常看到穿超短裙的,甚至不用多低头,就能看到她们的大腿根。
霍旭友倒了一次车,公交车转向了东风路。意识中,他对东风路好像有印象,曾经在这条路上走过几次,这条马路较窄,也不怎么繁华。
东风路上有一家杂志社,是专门为中学生办的。上高中时,霍旭友对这本杂志很感兴趣,久而久之,他也想写点东西发表出去。他写了一篇论文,自我感觉甚好,在一个黑夜里,把写好的文章偷偷地塞进邮筒里。从此,他数着日子等编辑部的回信。一个多月过去了,寄出去的文章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他断定,他的文章肯定是在半路丢失了,并没有寄到编辑部,因为他自认为自己写的文章太美妙了,不被刊登完全不可能。他把文章又在方格稿纸上誉写了一遍,借一个星期天的时间,坐公交车径自去省城,想把稿件亲手交给编辑部。在此之前,他还从来没去过省城,期间的过程是怎么找到编辑部的,他忘了。只记得找到编辑部时,只有一个戴眼镜的老头值班。他说阴来意,老头连头没抬,只说放这儿吧。他也没多想什么,转身奔来时的路,他相信稿件不会被丢失了。
接下去又是一次漫长的等待,杂志发了一期又一期,每次看到新杂志到来,他都满怀激动和忐忑,想那里面肯定登载了他的文章,那样的话,不知会换来多少女同学的回头率。他急不可耐得翻持一遍,总找不到自己的文章,女同学的回头率总是打了水漂。随着时间推移,他慢慢的死心了,开始咒骂杂志社的那帮龟孙们有眼不识珠。
还有一次到东风路来,是他高考毕业那年八月中旬的某一天。高考结束后,他的心情就一直在惴惴不安中煎熬,他觉得考得还可以,但在结果揭晓之前,任何预测都是零。不久成绩下来了,他表现优异,但是否能够按照自己所填报志愿被录取,仍是未知数,接下来又是漫长的等待。
因为消息的闭塞,他往学校跑了好多次,也往同学家跑了好多次,都不知道结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本村大队书记家借东西,门前有邮递员刚送来的报纸。他顺便拿起来翻了翻,其中一则消息使他眼前一亮,消息说今年的高考录取工作将在8月8号-15号在省城的橡胶宾馆进行,下面还有录取批次的时间等等。消息不长,也就百十字。他看完后,一阵激动,又复读了一遍。等回到家拿日历牌一看,录取工作已经开始了。他变得更加不安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去大爷家借自行车,扒瞎说去赶个集,实则打算亲自到录取现场寻个究竟。大爷说了很多理由,很不情愿的把自行车借给了他。
近中午时分,他赶到了橡胶宾馆门口,至于当时怎么找到的橡胶宾馆,他没有任何印象了。他看到,橡胶宾馆门口围了一大圈人,有像他一样的年轻人,也有看着像他父辈的人。反正,人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块儿,也不知道在交谈什么。一有人从大门里面走出来,他们就会聚拢过去,也不知道在问什么。
他找了个漏着太阳光斑的阴凉地,此时已经满身的臭汗,自己闻着就难受。不仅如此,早晨没吃饭,肚子也伴着汗臭咕咕直叫。他谁也不认识,谁也不认识他,不知所以,有些傻愣愣的干站着。此行的目的并无阴确指向,他不知道找谁,就显得比较莽撞。
他看橡胶宾馆门口闲人渐少,这个时候才感觉到好无助。想进到里面去,见有武警把门,他还没有与武警发生语言交流的胆量。不知又过了多长时间,他双腿发酸打颤,只好蹲了下来,样子像蹲在茅坑拉屎。把腿蹲酸了,又站起来走几步舒展一下。
这个时候,他看到一位面目慈祥的老太太提了个包,步伐优雅的走出来。他也不管是什么人了,甩开步子迎上去,在老太太将转弯的时候赶上了,开口问:“阿姨,你是录取的老师吧?”老太太顿了顿,扶了扶眼镜,和蔼的反问道:“怎么了,小伙子,有事要问?”他便认定这人就是录取老师了,马上说:“阿姨,我想问一下,我今年考了521分,报的中央财院,不知道能够录取吗?”老太太盯了他一眼,说:小伙子,叫什么名字?”听了名字后,老太太笑嘻嘻的说:“没问题,小伙子,你已经被录取了,财院一共在你们省招8人,我名字都记得清,你就回去等通知书吧,财院欢迎你,同学,你真问对人了,我就是财院的,负责今年咱们省的招生。再见,小伙子。”听老太太说完,他猛的蹦跳起来,足有离地三尺高,且有脱光上衣庆祝的强烈愿望。他浸在强烈的激动中,竟忘记了老太太的存在,等到老太太走出十几米远了,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马上赶到老太太前面,给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