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海眼窥羡(1 / 2)

幽陵 十年慰风尘 1570 字 6天前

兴安岭,为太行碣石龙脉的源头。

此龙脉,与昆仑合称二圣。前者庇佑父系氏族,为三皇五帝的祖龙。

后者为母系氏族祭祀之地,各自影响华夏五千年气运。

太行碣石由北向南,源于兴安岭,兴于太行山,东入大海,西阙碣石,南行雪峰诸岭。

在桂州边界,与昆仑的横断山脉汇合,形成九马绕云的大宗师风水局。

昆仑源于群玉之山,兴于祁连,南入秦岭,北抬阴山,自西往东,浩浩荡荡。

地下龙脉发源亿万里,直贯大兴安深处,于东北生长白山。

二龙往不同的方位发展,地下龙脉也因此交缠碰撞,生出一座座福地洞天的神山,为古代方士炼制长生不老药的场所。

始皇帝巡游天下,南登天柱山。

望南方云海蓬勃,紫气暄暄,有方士云:百五十年后,金陵有天子气。

皇帝遂斩太行碣石,把长城的尽头修在碣石的顶部,用来堵塞南方的龙气。

现在的秦长城,在渤海的边缘,有一段长城修在海里面,顶部用铁浆浇灌,防止海水侵蚀,那就是斩断太行碣石的断龙钉之一。

铁不通阴阳。时至今日,秦皇岛一段长城,仍然修在大海之中。

长城越过碣石边缘,一头钉入汪阳,相当于自北往南,把地下的龙气统统隔绝,太行碣石就成了死龙,再难有什么气候。

不过我觉得,秦始皇斩太行碣石,做得不够彻底。

去桂州的时候,八卦天师墓能养出旱魃,由此可见龙气在地下源源不断,只是地面的龙身被削掉了。

我们所在的隅谷,恰好是整个大兴安的中间地段,也就是古冰川覆盖的盆地。

隅谷地下几千上万米的深处,便是太行碣石的龙气源头!

这里之所以有那么多史前怪物,除了巨大的

含氧量,和此地的地球磁场也有绝对关系。

那群国外专家选这里为实验室,处心积虑,所谋不浅。

王正比我们早到半个多月,他把附近的地势摸排得差不多。

据他形容,隅谷前大后小,形同月牙,东南长,西北短,约莫有七八十里的周长。

要想每个地方走遍,至少要半个月。而且蕨类植物大都有十几米高,根本观测不到天象和大地的脉络。

好在我们点了把火,附近的植物大都被炸掉,因此能勉强看见灰白的泥沙,以及那种发红的土壤。

至于如何找到实验室的入口,王正没有办法,南风也不行,只有看我的。

我把隅谷的草图画下来。

隅谷位于大兴安古冰川的盆地中心,往周围延伸二十里,都是太阴的区域。

按照易经的思维,古人讲求一阴一阳之道。有隅谷,肯定有汤谷。隅谷是太阴蜷缩之地,汤谷是太阳升起之区。

如此阴阳契合,太阳与太阴同在,才符合北祝栗氏族的祭祀之法。

那批国外专家选这里搞实验,入口肯定也是磁场最混乱的那个点,也就是宝穴的位置。

隅谷中,有二十八口锁龙井,这和夏代的连山历有关。

古人观测天文,没有科学设备,就利用自然和大地的事物作为标杆。

伏羲氏的时候,在天地的东南西北,每个方位选了七座大山,作为日月所出入的地方。太阳从哪座大山升起,就代表历法进入哪个节气。

山海大荒经里,有二十八座日月出入的神山,是连山历的冰山一角。

我大致看了看那些锁龙井。应该都是北祝栗时期的手笔,但都不是入口,也不是宝穴。

夜晚的时候,诺大的银河星辰,在清澈如水的天穹里看得异常清晰。

我脑袋里灵光一闪。

所谓

天一生水。水为道的源头,道在先秦时,就是永恒。

那晚帝江出世,隅谷涨大水,淹没了营地。由此可见,隅谷下面的地下暗河网,是相当充沛的,有很大部分是渤海和东海的源流。

宝穴的入口,很可能藏在水里!

我顿时有了想法,南风便赶紧问道:“有主意了?说说看。”

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面对他,我冷着脸道:“有些冒险。铁王爷他们,似乎没有携带潜水设备。我推测,宝穴藏在水底,这样隐秘不说,而且符合天一生水的‘大道’概念,使龙息灵气源源不绝。”

“不对,我记得窖子帮的装备清单里,有过潜水设备。不过很笨重,可能他们半路的时候,嫌累赘丢弃在路上了。”王正说道。

他听过铁王爷和窖子帮的谈话。

窖子帮的装备里,特别注明了潜水需要的工具。当时他就奇怪,这大雪山全是冰川荒漠,还能游泳?

“窖子帮确实有高手。”我叹道,对手很强大。

大伯说,窖子帮在卢芹斋死后,消停过很长时间。六九计划和七九计划,窖子帮基本没有存在感。

几年前,窖子帮被一个神秘大老板收编。

老板下面,有四个话事人。白衬衫,刀疤男,齐刘海,孙癞皮。

似乎不放心铁王爷。和他进山的人马,由齐刘海和孙癞皮带队监视,这两人失踪几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