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卢芹斋也因为玉祖仙倒出不少好的冥器,迅速赚取了口碑,开始扩展国外的文物生意。
时值南方大旱,颗粒无收。南北军阀貌合神离,剑拔弩张,随时可能开战。百姓苦不堪言,乡村十室九空,多为饥民白骨,为野狗所食。
金井玉囊术上,玉祖仙晚年回忆,他当时选了两处陵墓,用来救济百姓。
刚开始,他想盗洛阳北面的邙山。
稍微有些地理常识的,都知道邙山上的古墓,到了何种密集的程度。
自殷商以来,王公贵族,大都葬在邙山北面,作为万年吉壤。狭小的邙山土丘坡上,光天子帝陵,就有十几座。
至于什么宰相、大将军、诸侯王,更是数不胜数,至少百。
那些达官贵人的墓地,就更多了。所以古人说,邙山无卧牛之地。
就是说邙山上面的古墓,多到连牛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你拿着铲子往下面一挖,说不定就是商周的青铜器,或者陪葬的瓦木人俑。
稍微挖深点,就能铲到墓室的宝顶或者封墓墙,总之那个地方的古墓浩如繁星。
曹操就曾担任过邙山地区的地方官员。说他是倒斗的祖师爷,是很有根据的。
不过几千年下来,邙山大部分古墓,基本都被掏空了。
玉祖仙想找个完好无损的帝王诸侯墓,否则冥器太少,根本不够救济灾民的。
邙山的地理很有特点。
狭义上的邙山,位于洛阳盆地的北面。
洛阳盆地的南面,是伏牛山。西面是秦岭,将白虎。东面是嵩山,将青龙。
也就是说洛阳西京的位置,三面都是石头大山,全是太古时期,几亿年前的地质抬升形成的地壳山岩,根本不能葬人。
位于洛阳盆地的北面,是太行山,也就是太行碣石龙脉的!
在太行山脚下,是浊河。浊河与洛阳盆
地之间,就是大名鼎鼎的邙山。
由于史前大洪水的原因,两个地方之间,是一条几百米乃至几千米宽的黄土带。土质深厚,泥沙肥沃,龙气昌盛。
因为这种独特的地质构造,邙山背山面河,以太行碣石龙脉为依,洛阳盆地为宝穴。
这种集大成的墓穴聚集圣地,在华夏没有第二个了!
玉祖仙当时去西京,就是想从邙山中,选一个深埋的诸侯大墓。
邙山的黄土层,经过现代科学探测,最深的土质延伸到地下五百米,而且有夏朝以前的古人遗迹。
这就是说邙山下面几百米的地脉,淤积的文化层,可能隐藏夏朝时期的夏后陵墓!
帝王陵,天子尸!
不过等玉祖仙亲自去了邙山,他心都凉了。
当时军阀混战,时局乱得很。邙山上面,土夫子大白天都敢挖坟盗墓,将墓室没烂的干尸拖出墓穴,倒挂在树上搜罗尸体肠子的水银宝珠。
同行之间,是赤裸裸的仇恨。这么多同行抢饭碗,玉祖仙自讨没趣,便没打算再去邙山。
玉祖仙是在九嶷山归隐的。舜帝死后,就是安葬在九嶷山,埋在太极晕龙砂三尺下的地方入定金棺。
这是山海经里面的说法。
不同的人看山海经,有不同的解读。
山海经前半部分,完全是吃货的食谱。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吃了能治病,比神农尝百草还敬业。
然而,山海经的后半部分,简直是倒斗指南百科全书!
山海经里面,记载了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大禹等多位远古帝王的陵墓方位,和陪葬的冥器数量。
拿着山海经,上面十几个帝王陵墓,连路线都做了详细规划,让人怀疑这是不是倒斗祖师爷写的日记。
当时,玉祖仙分析过,邙山的源头,在太行碣石龙脉的衔接处,有颛顼帝陵
!
颛顼,黄帝之孙也。
大荒北经记载,帝颛顼和九个妃嫔,葬在附禺之山的阳面,方圆三百里,是帝陵的禁区。
陵阙之中,陪葬了北帝玄珠,和南帝赤珠。颛顼珥两黄蛇,身披玉甲而葬,北帝玄珠和南帝赤珠被他左右两只手握着。
传说北帝玄珠,能令人长生永恒。而南帝赤珠,可使人返老还童。
我想了想,徒单氏和扶摇子,都曾有过北帝玄珠,从里面获得了某些隐秘的线索。
假如山海经里面的北帝玄珠,和徒单氏得到的是一个东西。那么颛顼帝陵,恐怕早就被盗了!
思来想去,玉祖仙打消了去邙山找颛顼帝陵的谋划。
江浙之地,春秋时期,有吴王阖闾墓,倾水银为池,黄金珍玉为凫雁。
吴王阖闾墓中,还陪葬了大名鼎鼎的鱼肠剑。
玉祖仙心想,北帝玄珠和南帝赤珠,是先秦神器,即使真的存在,也没人能买得起。
倒是阖闾墓中的青铜器,还有鱼肠剑,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于是在卢芹斋的提议下,他决定寻找阖闾墓,以此换购粮食救济南方灾民。
庆云山的威望不如当年。再加上赵参军上蹿下跳,白月妹想维持局面,必须得到极大的助力。
江湖上的规矩和人情淡如水了,唯有钱是实实在在,能